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他思想敏锐,以笔作枪,敢说时人不敢说之言,为人钦佩。可他的为人又并非文风一般冷峻,他自己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有时候,鲁迅的温情更让人动容。
鲁迅先生
1926年,鲁迅因为北洋政府的迫害避居厦门。在那段时间里,生活的糟糕让他回忆起曾经给予自己温暖的故人,于是写下一篇又一篇回忆性质的文章。这里面,有曾经的朋友范爱农,有那个自幼照顾自己的长妈妈,有童年的严师寿镜吾,还有一位令他终生难忘的恩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大家好,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还记得那篇课文《藤野先生》么?鲁迅在这篇文章中用温情的笔墨回忆了这位恩师。他留着八字须,长得黑瘦,当所有人都用冷漠的眼光对待青年鲁迅时,是他给了鲁迅无微不至的关怀。一遍遍修改笔记错误、悉心指导解剖图、给予弱国学生最大的尊重——这种雪中送炭般的温暖,非当时人难以体会,却让鲁迅思念终身。
日本留学时的鲁迅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1906年,决定弃医从文的鲁迅去向藤野先生告别,因为看见老师凄然的神情,就编了一句善意的谎言。从此之后,鲁迅和藤野天各一方,再也无法联系。
藤野先生悉心指导鲁迅
鲁迅是思念藤野先生的,那种思念常常在困难时萌发出来。他将先生的画像挂在墙上,他把感激写成文章,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即1935年,这种思念也不曾断绝。这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问鲁迅选一些什么文章比较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这么做,一来是回报师恩,二来就是为了打探藤野先生的下落。
当《选集》出版之时,日文翻译增田涉来上海拜访鲁迅。鲁迅迫不及待的询问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告诉他,并没有下落。这一回答让鲁迅怅然若失,悲伤地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世了吧。”这年的10月19日,鲁迅带着对恩师的思念离开人世。
藤野先生给鲁迅的留念照片
其实,藤野先生并没有去世。在鲁迅离开仙台之后,藤野先生因工作关系回到老家行医,他也一直思念着鲁迅。当《鲁迅选集》中的那篇《藤野先生》流传到日本时,恰好被一位教习中文的老师发现,这位老师的学生正是藤野先生的儿子——恒弥。直到此时,藤野先生才知道自己的爱徒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距离他们分别已经过去了30年!
可他知道这一切时已经太晚了。1936年,一位记者拿来一张鲁迅逝世的照片给藤野严九郎看,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刚刚找到的爱徒已经离开了人世。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回忆说,得知这一噩耗,藤野先生默然半晌,“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
“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可是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无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如何生活?周君有没有孩子?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1945年8月11日,藤野先生去世。
藤野先生碑
1956年,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来到日本,因过度疲劳,她写信委托鲁迅的密友内山完造祭奠藤野先生墓,内山完造在藤野先生墓前朗读了这封信。
2007年6月21日,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铜像揭幕式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大厅隆重举行两人的后代再聚首。
值鲁迅先生逝世81周年之际,聊以此文纪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