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闭着眼睛过马路,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风险选择负责。
本章讨论【茧壳风险启蒙系列】的第二个投资品种——银行理财。
欢迎关注公众号【茧壳私人财富风险咨询】或联系茧壳 go@jnnker.com
1分钟概要速览
银行理财的风险正在从银行向投资者迁移,买理财也可能让你亏掉下巴,“闭着眼睛买理财”的幸福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普通投资人,究竟该如何判断理财产品风险?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一定能准确反映风险水平
对银行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选择意味着“无条件的信任”,而这种无条件信任本身就是风险
以下正文
银行理财的风险正在从银行向投资者迁移,买理财也可能让你亏掉下巴。
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对银行的信任根深蒂固。这种信任,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比存款高,又没出过什么风险”。
而事实上,银行理财并非没有风险或者低风险,而是银行通过其资金池的运作方式以及自身的处理能力自我消化了风险,没有转嫁给外部客户。多年来,理财产品都是刚性兑付,银行基本上都按照预期收益兑付给客户。
然而,随着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这种“闭着眼睛买理财”的幸福日子就要永远成为历史了。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打破刚兑,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强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是颠覆性的。
所谓“卖者尽责”,就是银行作为产品管理人,只要在其职责范围内尽力就没有责任,这个范围主要包括投资管理和向投资人的信息披露,但不包括保证本金安全,也不保证收益。
所谓“买者自负”,就是投资者购买理财就意味着充分信任银行作为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和职业操守。一旦运气不佳,真的投资出现亏算,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投资者要自己承担亏损的后果。当然管理费你还是要给银行的,盈亏不论。
资管新规的意图很明确,不希望金融机构把所有风险内部消化。因为,这意味着所有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不断聚集,侵蚀金融体系资产质量,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社会比较有利的方式是,风险以小当量、高频率的形式发生。只要不触及社会根本,这种风险爆发就是良性、可控的。
但对普通投资人而言,银行就不再那么“安全”了,因为你要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除了“原油宝”这类高风险品种暴雷外,近期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这就是风险转移的结果——把原来普通投资人感受不到的风险,摆在大家面前。
2020年是资管新规限定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很多机构的理财产品都在紧锣密鼓的整改之中,新产品发行也已经按照新规要求设计。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投资者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闭着眼睛买了,需要打起精神的时候到了。
对于普通投资人,究竟该如何判断理财产品风险?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别找了一个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书来看了一遍,看看银行是怎么告知你风险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看过)。注:下图截取自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公开披露的《风险揭示书》。
开头最醒目的地方告诉你,产品既不保证本金安全,也不保证收益。这与前文提到的观点一致,买者承担一切投资风险。
该产品是固定收益型产品,按“资管新规”要求,固定收益类投资不能低于80%。主要有哪些风险呢?风险揭示书里列举了一大堆,并且在文后明确表示,不能保证所有风险都列举全了。对于普通投资者,这里面有三类风险影响最显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以及管理人风险。
1、信用风险——考验银行识别风险的能力
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券居多。简单说,信用风险就是理财产品投资了一个企业发性的债券,若一切正常,应该定期付息,按时还本;若是这家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按期支付利息或按时兑付本金,那么这个债就变成了垃圾债。按100元价格买进的债,瞬间就只值10~20元。信用风险发生的频率比股票市场波动小,可一旦发生,绝对比股票还凶狠。更凶的是,价格低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这就是理财产品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大小,关键要看你所“信任”的银行风险识别能力如何了。
2、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市场波动会让产品浮亏
资管新规中的另一个变革就是要求产品按市价估值。以前,投资者是感受不到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的,因为估值方式是按成本计价的,完全忽略债券的市场价格怎么变化。
现在不行了,债券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利率水平波动,你的理财产品这时候看起来就是一只债券基金,净值每天都会随市场波动。近期大量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浮亏,就是市场利率波动的结果显现,让投资者对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不是只有股票才会波动。至于波动的大小,取决于底层资产的期限和信用情况,这个对于普通投资者很难获取,也不容易理解。
3、管理人风险——被动的“无条件信任”也是风险
银行是负责理财产品资金投资的主要管理人。银行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果,所以选择一家靠谱的银行就比较重要。可以参考《茧壳风险启蒙系列之二:银行存款也有风险吗?》中关于银行风险的内容。对于一家银行而言,理财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比做存款要高得多。
此外,银行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操刀,而是做的“外包”。一部分资金被外包给基金、保险资管等外部投资管理人,这时候银行选择外部管理人的能力就更重要,风险判断也更困难。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一定能准确反映风险水平。
在产品说明书中,会定义各类资产配置比例、资产的久期上限(久期越大,净值波动越大)等等,并会给产品出具一个风险等级R1~R5,数字越大风险越高。
以我具体看的这个产品为例,属于固定收益型产品,合同约定标准债券和非标准债权的比例不低于80%,衍生品保证金使用比例不超过5%,产品风险定级R2。
需要说明的是,R2这个风险等级是银行内部的自我评估。说明书中明确提到,该风险等级仅供投资人参考。而事实上,这个R2也仅仅只能参考而已。产品说明书中,对具体投资策略的披露信息相当粗矿和制式化,也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措施或方案的披露。根据说明书的定义,即便完全遵守产品合同,风险也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比如80%全部去拿垃圾债,再加点杠杆,收益率是完全有可能超过股票的,当然风险也可以轻松超过股票。
因此,R2这个等级也仅仅是参考,代表了管理人主观意愿想把产品风险控制在什么样一个水平,而不是基于某种硬性的约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只能一厢情愿的相信银行的主观意愿,因为产品合同并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另外,产品说明书中,还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表述,“本理财计划是较低风险投资产品,但您的本金仍有可能会因市场波动蒙受重大损失”。
“较低风险”与“重大损失”显得特别矛盾,或许正好反映了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卖方,既想让你相信它的安全性,又无法拍胸脯保证的矛盾心情。
结论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理财产品的形式和范围必然越来越多样化,而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2020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之后,理财产品将全部遵照新规要求,打破刚兑,买者自负。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建议投资者擦亮眼睛,仔细研究风险揭示书和产品说明书,充分评估表面的和潜在的风险。此外,对银行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选择意味着“无条件的信任”,而这种无条件信任本身就是风险。
欢迎关注公众号【茧壳私人财富风险咨询】或联系茧壳 go@jnnker.com
茧壳——你身边的私人财富风险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