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上有这样一段解释: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隐士首先是知识分子,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隐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隐士,这个词其实很早就进入了我的世界。在这个有些急躁的社会中,我也不知道这个安静的词汇是怎样浸入我儿时的心灵,只知道那一股清泉伴着微风与落叶始终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并将有一日涌出我的心田。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的历程成了一种肥料,它助长着世俗在本是纯真的心灵里萌芽,疯长,然后侵吞一切。当我们终于想起在生活的坎坷和疲惫中驻足回头时,那儿时清新的空气已经罩上了雾霾;郁郁葱葱的草地上已布满褐色的荆棘;鸟语和花香已被琐碎的喧闹驱散。慢慢的,在有些人心中,那个儿时的世外桃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消失,或者说是死亡,可以看成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忘记”,更是对本真的一种抛弃。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迷茫长大的,也是伴着迷茫成长的。我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起自己的迷茫,不管在别人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怎样,迷茫好像始终如影随形。可奇怪的是,相比于迷茫,我们却很少去寻找,好像我们天生就没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天赋,好像我们始终处在充满水汽的浴室里,而那镜子中模糊的自己总是不得相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古稀”也不那么稀了。我们可以享受生命的时间更长,但活得明白却仍是个难题。所谓“明白”,并不是用地位、金钱、权利来诠释的。“明白”是我们与真我的相见,是心中世外桃源的土地契约上署上了我们自己的名字,是我们在心田里钉上了篱笆,种上了南山菊花。
世间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认识真我的人却不多,我们或蹒跚或疾驰在人生道路上,注重身边的事物远大于看重我们自己。就好比在一次不可能再次成行的旅程中,我们目不转睛的看着路上的风景,即使眼睛疼痛流泪,我们都没有闭上眼睛来好好体会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们乐此不疲的驻足留影,记录到达的成就,却不肯停一停走近聆听心灵的赞美。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亿万的人类汇聚成一条庞大的河流,它推动着我们在地球的时间轴上前行,也让我们更加盲目,有时我们想停下来,可身边的人却在说着“不”,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最后竟成了惊涛骇浪。个人是渺小的,在面对雷霆万钧之势时,随波逐流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河流汇入大江,大江汇入海洋,如水滴般的我们把自我交给了群体,从清澈的无根水滴,慢慢壮大,一路奔腾,然后开始携带泥沙,最后变成苦涩海水。我们终于成为了大海,包罗万象,也失去了自我,可谁又会不适时宜的说成为纳百川于一胸的大海不合适呢?然,殊不知透过悬在高空中的一滴水,我们也能看到整个世界。
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
先问一个没有问题的问题,无外乎是提醒一下。我们的一生会面临无数的问题,有的难答,有的重要,但或许没有哪一个问题像我将要抛出的问题这样不着边际又意味深长,你可以先试着回答,或许还可以思考一下,然后再继续读下去。
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曾经一个相亲对象问过我的一个问题。当然,在她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无数次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了。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个问题忽然有了答案,真正的答案。不再是飘忽不定的,不再是回答别人的,而是坚定的、告诉自己的答案。
那是一个抛开职业、地位、金钱、权力、名声等等一切标签与身份的答案,一个只关乎思想的答案。从那一刻起,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所著《空谷幽兰》中的终南山就住进了我的心里,如画一般的溪流有了涓涓的声响,看不见的清风如轻抚枫叶一般也吹过我的面颊,那一刻我也成了一名隐士。成了我一直向往的样子,或者说我终于知道了我向往的样子。
曾几何时,我向往着像靖节先生一样陶潜于世外,像庄子笔下的鱼儿相忘于江湖,我也设想着有朝一日“终南山下,绝迹江湖”。然,此时此刻我已经住进了我的桃花源。尽管,雾霾还在头顶;尽管,喧嚣还在耳畔;尽管,琐碎依然。我却已经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一个没有了过多欲望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如种花一般漫步追梦的人,一个走在人群中,穿梭在车流中,却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的人,一个心灵隐士。
我不会在此宣扬大家都成为一名隐士,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都有自己想要的境界。组成一个人的是血与肉,但决定一个人的是思想,是三观。我在此想说的只是,如果我们先成为了自己思想上想成为的人,再去世间生活,你将不会有那么多的苦恼,那么多的迷茫,所有的追逐都会增添上自由的翅膀,因为你已经成为了你想成为的样子,那么得不得到就不太关乎你的样子。因为得到是锦上添花,失去也不影响你的完整。
我当下的理解,隐士:是指,一群在名为世界的沙漠里独行,寻求一种炽热的自由的人。虽然这话,我曾经也说过,但直到如今我才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
(本文和图片均为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