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痛点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商机。困扰着忙碌又焦虑都市人的睡眠不足问题,催生的“睡眠经济”正在兴起。
据《时代》周刊估算,如今美国和日本睡眠创业市场的规模已超千亿美元,各类睡眠书籍、助眠床品、安神饮料、催眠软件等纷纷涌入市场。当人们开始愿意为“睡眠”买单时,更多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睡眠生意也开始出现。
在全球国民睡眠时间排名中,日本处于垫底位置,最近在当地,一种据说可以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的“休养服”(Recovery Wear)正变得流行起来。这些“休养服”早期的客群是专业运动员,近年来开始被睡不好的都市人群所关注。
除了加入科技材料来改善睡眠的“休养服”,不少可穿戴设备、黑科技产品也想试图帮人们更好地入睡。
今年7月,法国计算机科学工程师雨果·默西埃(Hugo Mercier)开发了一款用声波诱导睡眠的头带“Dreem”。这款产品织物带中的传感器等科技材料能产生与脑波同步的声波,可以刺激和改善深度睡眠、实时分析睡眠模式等。
而科技与寝具的结合,是“睡眠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最近,日本高端寝具品牌西川就与松下联合,在日本展出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的“卧室样板间”,以吸引对睡眠质量有要求的消费群。
“睡眠经济”不止出现在传统的家居环境中,还盛行于忙碌的办公室场景和缺觉的职场人士中。
由于上班族睡眠不足导致缺勤或影响工作状态,一年会损失掉120万个工作日,导致的生产力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等情况造成了4110亿美元的损失。
创业者们也看到了办公室场景中的“睡眠”需求。专做“睡眠生意”的初创公司MetroNaps就研发了一种半封闭座椅“EnergyPod”,它不怎么占空间,睡进去不仅能遮住外界光线,还配有舒缓的助眠音乐。小憩结束,温和的灯光、音乐和震动会唤醒使用者。
办公室外,不少专为职场人士设计的“睡眠空间”也开始涌现。受日本“胶囊旅馆”的启发,中国的“共享睡眠舱”都陆续问世。
中国的“共享睡眠仓”出现在北京中关村,主要面向上班族。其外形有点像太空舱,上下铺空间各自私密独立,内部有无线网、风扇、阅读灯、充电插座等设施,并提供一次性床品。
“睡眠经济”的兴起催生出丰富的“睡眠生意”,但睡眠问题本身更值得我们注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而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内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达57%,工作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
零门槛代理塑料赚收益,预期年化13%!
关注订阅号:塑如意生活
微信ID:su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