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专题【壹周壹读】第01篇文章,每周输出一本书或者一个频道节目读后感,记录所思所想。
时间:十月第壹周
书名:《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阅读时长:1day
读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又点迷茫,输不出东西,也无法输入。因此,需要点心灵鸡汤。也许这本书写的并不是很深入,但是作者的经历足够给很多想要改变的人一盏明灯。下面,根据这本书读到的一些文字,交叉自己的感想,算是对自己的心灵洗礼。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需要别人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原来也可以做到这样。ps.这并不是一本干货书,更多的是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如果寻找干货的人不建议读。
-01-生活需要一剂猛药,而不是一碗鸡汤。
作者简介,陈立飞,跳出体制,混迹想香港,主业金融,业余码字,领英专栏作者,一篇微信拉动百万投资的自媒体达人。作者毕业,成了一名英语老师,工作四年,有车有房,但却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28岁,卖掉宁波的房子,去香港读书,如今是一个标准的斜杠青年,金融行业从业,教育创业和自媒体人。
生活需要一剂猛药,而不是一碗鸡汤。
看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苟且。
“狠”是放弃稳定,“狠”是不求归属,“狠”是野蛮生长。
I Think:我一直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做很多事的人,忙碌和充实。总认为那是别人的事,像我这样的人,只能一次性做一件事,而且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然而,我渐渐发现,要有努力和改变的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状。
最近简书较火的彭小六,说实话光看他的标题我真的无感,鸡汤中的鸡汤。但是他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工作者,能够每天更新一篇文章,不管写的内容是什么,我只是感叹这样努力的人,上天都应该要眷顾他。前段时间,知道一个留学规划牛人吴慧冬,简历也是杠杠的,每天发的朋友圈像是打了鸡血般的无私奉献。
我不是不赞同,但是这一群每天打鸡血的人,的确是比一般的普通人更有他们自己的“野蛮生长”。读到这本书,我开始意识到,往往这些人本身是一剂猛药,而不是一碗鸡汤,才能让他们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百年如一日的成长积累。
-02-类似咨询行业的工作和没有实战经验是否相矛盾?
咨询行业的人生职能-up or out。如果你做了一段时间还不能提升的话,就要走人。他们经过看过的案例多,而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战略眼光,恰恰是纯粹搞实体企业的人所无法逾越的瓶颈,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天空更大。
“咨询公司大部分工作是帮企业,也就是它们的客户,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真正问题,比如公司的赢利瓶颈,公司未来战略等。你说人家在这个行业干了好多年都没想出办法,结果一帮没有办过企业、没有实战经验等咨询公司空降兵,再企业内部一顿捯饬,以一个问题解决者的身份,拿走百千万的咨询费。凭什么?“
上面第一段话正好回复了这句“凭什么”。
I Think:我曾经也一直很好奇,咨询或者战略分析工作,没有实战经验就可以提供切实可行方案?有人让我去做新媒体运营,写营销案例分析。我内心是拒绝的,没有实战经验我怎么可能写出彩?最近这段时间,一直看关于运营的文章和书,很多人都提到鄙视没有实战经验,写的假大空。今天看这本书,算是找到了一个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个朋友,他说这行就是看从业年限,5年10年都是坎,一个档次。很多企业虽然很在行他们的业务,但是管理可能有缺陷,咨询公司从最开始到现在,做过很多公司的管理系统,经验肯定比只注重业务的公司强多了。
原来理论基础是比实战经验更高一层,只有有系统的梳理自己的知识,才能走的更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书,为的是见多识广和理清自己的知识框架。作者通过去香港读书,从教英文变成金融行业从业者,先有理论再去从业也是很多人走的路。这让我联想到了李叫兽的深度思考,即使实战经验欠缺,他依然走在大部分人的前段。
-03-关于“时间”这个话题
吴晓波说:我的时间是很贵的,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达成共识的理论:三个月就是一年。
钱进说:这是一个烧钱的时代,一旦走错就没法回头。因此战略正确太重要了,战略上有失误,战术上在怎么勤奋都无法弥补。
蔡志忠先生说:时间是个微积分的过程。如果一个小时值10元的话,分成两个半小时可能不值5元,4个15分钟连球员都不值。反过来看,连贯的10个小时已经价值几千万了。
电影《命中注定》里廖凡执着对面在修复艺术品建筑的人,对身边的汤唯说:日复一日,每天干着同样的事,得多有勇气呀。
是不是一切伟大和感动的体验,都隐秘在高尚的重复里,注入了时间的精华,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极致,至少,已经无法接受原来的粗糙感。
I Think:时间的选择对一个人有很深远的意义。这辈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时间成本花在哪里,或许作者讲的是选择的重要性,甚至是人生的意义。
我也是一个走了一些弯路的人,毕业三年,我终于在第三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尽管现在的处境不一定很理想,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很尽力完成了工作三年内确定自己的方向这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我很庆幸,也许对很多一毕业就找到自己的路子人来说,我还算太晚。但是的确有人60岁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那会是很可悲的。也许选择职业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于我而言,一辈子跟不喜欢的工作,不喜欢的人整天一起,跟咸鱼干有什么分别?
完成了前三年的目标,接下来今年的目标是找到一家行业内知名的企业。我呆过传统行业的大企业,也呆过创业型公司。很多人会觉得,会什么一定要去大公司啊?也许,这跟很多人有名校企业情节一样的心情。这本书下面有一章的故事,让我对此有更深的体会。
-04-“Men for others”,or“Be the best of the bests”
Be the best of the bests,舍我其谁的精英意识,凡事做到完美最好。
Men for others,无论做人做事,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并不主张你输我赢,而希望能够达到共赢和谐。
I Think: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有几点自己的思考。
思考一:我并不否定凡事追求第一的精神,并没有什么不好。我曾经在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反而成长的很快。后来慢慢这种心态削弱,反而成长的没那么快。我觉得往往追求完美和争第一的人都比普通人优秀。最近看类类的公众号,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就是他说他在部门跟做同岗位的其他人相比一定要比别人做的好,哪怕别人是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我很钦佩这种的精神。所以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是做好的自己。没有竞争意识,没有狼的野心,长期下去会落后很远。
思考二:“Men for others”,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非常值得尊敬。文中有提到一个选修课的教授,超级随和,后来知道这位蠢萌蠢萌的老头是剑桥大学毕业,全球语言学的知名学者等等。这样的人,真的是德高望重,心胸宽广。
思考三:我还想表达一点的是,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真的很多,很多人甚至是我们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鸿沟,比如最近看的《最强大脑》的王昱珩,简直是秒杀其他的天才对手。但是,我们更应该比较的是自己,甚至是超越自己的极限。有很多事情,也许你做了,会比自己意想的还要意外,这就是一次次突破。也许很多人会对你说“比你优秀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但是我想借用《翻译官》里程家阳的一句台词:
当我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说我好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你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当所有人都在说我不好的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你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好。
-05-这个城市已经收买了我的梦想,让我找到了all in的状态。
“年轻人应该要build your CV(增添你的履历),而不是build your wealth”.
香港这一年,如同人生明显的分界线,割裂了我的过往和未来。之前的故事慢慢褪色,另一幅新的 画卷正在展开雏形,上面 粗粗浅浅的线条勾勒出不清晰的未来。这个城市已经收买了我的梦想,让我找到了all in的状态。这种感觉,挺好。
I Think:很羡慕作者的状态,未来充满希望。在大城市的我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依然热爱这里,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文中作者讲述了很多他的朋友,很优秀的人。我想起了一个朋友跟我讲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远离那些渣渣。也许我们以前的起点并没有走好,但是我们努力争取一切的机会,是为了和优秀的人为伍,尽管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还很逊色,但是我们的心是向上的。我又想起了那篇文章《我努力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努力和优秀的人一起,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即使我们要花费的力气比那些人还要多很多。
-06-用深度思考,打开世界的圈层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圈层。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大脑去看世界,不然你所看到的,是别人喂给你的世界。
“多思考几层”是思维的纵向挖掘,而“多思考几步”是横向现实拓展。
I Think:深度思考有一点就是要懂得选择。“就像那句很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忙碌,来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一点作者已经用行动证明,就是跳出体制,选择去香港深造。相信作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毕竟同样的努力在不同的平台下,得到的收获可能是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而在这里,我想更多的是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很容易接受外界给我们的东西,或者习惯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方面深度思考给我们打开另一扇门,比如看待事情的理性态度从而淡定,另一方面,多思考几层,对人情世故和工作都能够让我们脱颖而出。深度思考会很累,但,也会很有趣。
-07-不要轻信这句话:“不要害怕你走过的弯路,因为这些以后都会成为你的财富。”
有些弯路就是应该及早纠正,别拿年轻当资本,千万条路,你只能选择一条走。
乔布斯在演讲中说: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keep looking.Don't settle...until you find it.
(成就一单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
I Think:以上两段话并不矛盾。鼓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但是一定要尽早选择自己的路。也许作者能够跳出体制,很cool。也许我还算幸运花三年找到方向,但我仍然在这个大方向上有很多戏份领域要思考。如果你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建议你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尝试去尽早确定你未来的路。衷心的建议,这个问题是你进大学起就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08-克制,永远是比“用尽”更难的工作。
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对力量的释放,而在于对力量的控制;所以真正的自由人,不是放纵的热门,而是学会自律的人。
I Think:看来对于想做斜杆青年的我来说,时刻提醒要控制自己。
-09-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你不对自己下狠手,这个城市就会对你下狠手。
真正的狠,一定是加上时间的维度,就是长时间地逼迫自己,把自己的能力推到能力边界的极致。
一个人可怕的不是有多努力,而是可以持续那么久。
要么努力快点挣钱,要么努力快点成长,然后价值高位变现。这几年完不成资本或者自我价值的原始积累,智能一致在路面爬行,就无法完成人生或职场第二轮的起飞或转型。
I Think:保持长时间的坚持“自虐”,同时养成自己珍惜时间抢时间的意识吧!
-10-不舍与不甘,两头野牛在搏斗,内心在烧火
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最不能放弃的,是不断的自我成长。
高晓松说:人都是高看了自己。而高看自己,是人类进化的铠甲,也是软肋。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有些鸟儿是永远管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I Think:提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蜘蛛侠的经典语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做更多的事,看更远的风景,不管我们身处何地。就像看雷军的采访,每天都忙的没有时间吃饭。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是,这么聪明的人比你还要努力是很可怕的!是啊,雷军的心是多么不甘,他有那个实力,却没能赶在风口上。他就是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他的创业生活跟自己的“身份”落差悬殊,他都要坚持住这份创业的心。也许,不管未来的小米会怎样,这就是他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当我们蠢蠢欲动的内心,觉得不对劲的时候,努力跳出来吧!就像当年的我,身边99%的同事都已经开始从事本行业,但是我毅然跳出来。现在的视野更开阔,也庆幸当年的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吧!
最后,摘录文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这是最坏的时代:经济速减,利差缩减,坏账攀升,过度监管;这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科技进步,市场利率化,空前狂送的创新环境。也许,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焦虑。”
而,我想说的是,这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时代。作者那么努力想去香港读书,卖掉房子,为的是想更多的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开阔眼界。也许,我们不一定要去大城市,而重点在于我们自己。获取知识的成本较低,网上大牛多,只要想学想做都能得到,可以获得更大的视野。想到李彦宏在开讲啦讲他的故事,他那么努力考数学竞赛还是比不上大城市的孩子见识,因为他只有课本可以研究,这也是他创立搜索引擎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最坏的时代,亦是最好的 时代。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