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7个,我每周都会读完】
今天谈一谈【订阅专栏】这件事。
自从得到APP中199元的《李翔商业内参》横空出世以来,“订阅专栏”作为一种新的付费内容形式逐渐流行。
这种形式出现后,我先后订阅过8个年费制、日更的专栏,还付费加入过一些内容生产者的小密圈,应该算是【专栏类产品】的重度用户。
今天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1.什么样的专栏性价比更高;2.消化专栏的几个方法
什么样的专栏性价比更高?我的的答案是:拥有体系化知识结构的专栏。
订阅专栏的价格几乎都差不多,目前都是199/年左右。所以这里说的性价比中的【价】,更多指的是【时间投入】。高性价比说的是在同样时间投入下,专栏会带来更多的产出。
目前市面上订阅专栏的内容组织形式,基本分为2类:
新知类。为你提供胶囊化的信息和观点,但是每篇内容与内容之间,没有结构关系。比如:《李翔商业内参》(得到)、《罗辑思维》(得到),吴晓波推出的《每天听见吴晓波》等等。他们提供的内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谈资】而已。
知识系统类。这类订阅专栏,为你提供的是一个垂直领域的知识系统和方法论,一般按照金字塔型结构搭建,在开课前就可以给出整个系统的课表。比如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得到)、《薛兆丰北大经济课》(得到)、古典的《超级个体》(得到),还有李倩在36氪开设的《300天品牌思维训练》。
在【产出】这个角度,毫无疑问“知识系统类”的专栏给我们带来的认知提升更高。因为知识与知识之间只有存在结构联系,才能形成网状的整体认知能力。更关键的是,体系型的知识结构往往包含方法论,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反复使用的,而使用才是知识内化的关键步骤。
消化这些专栏,我的几个方法:
我目前订阅的8个专栏中,有7个都是每周读完的,唯一被我放弃的是新知类的《每天听见吴晓波》,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3个方法:
1.新知类专栏每日滚动听,知识系统类专栏集中连贯消化,先听再读。
比如,我每天上班路上,听得是【罗辑思维】、【前哨】、【何帆大局观】这样的新知类内容,因为他们提供的内容之间不存在系统联系,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庞杂,滚动打乱次序听没有关系。
而《超级个体》、《北大经济学课》、《300天品牌思维修炼》,我会放在一个集中时段连续听完,一次只听一个专栏。因为这些知识间存在阶梯式由浅入深的关系,需要关联起来理解,并尝试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先听再读指的是,所有内容都先听音频,有值得仔细思考的,再去复读文字版,甚至整理成思维导图。音频的好处是可以跟你的一部分任务并联执行,比如开车上班时。而阅读文字就是刚性的时间占用,你几乎干不了别的事了。
2.划出刚性时间,以此规划专栏订阅数。
刚性时间,指的是你每周算得出来的,可以用消化订阅内容的时间。比如我的刚性时间是每周至少3~4小时的跑步,每周至少4~5个小时的上班路程时间。每个订阅专栏的文字量或音频时间基本固定,你在订阅前就基本可以判断:它一周需要占用你多少时间,如果你的刚性时间池还有空间,你就可以增加订阅。
3.对于不好的内容,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订阅专栏最大的成本绝对不是金钱。199元大概只是我们在北上广请一个同事吃顿饭的费用(而大多数请客吃饭几乎是不产生什么增益的),即使是新知类内容,这个价格也非常超值。订阅专栏的最大成本是你花在它上面的时间投入。对于不好的专栏,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应果断放弃。
今天的日思内容,来自与@李妍 的探讨,感谢。
PS:关于今天的内容,如果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留言给我,我会尽力回答。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