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是我的校友,我们同一年毕业。不过在进入同一家公司之前,我们并不认识。我们一起参加面试,同时进入一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行业是快消,从事最基层的销售工作。
在这家公司工作两年后,我选择了离开,寻找自己以为更适合我的工作与环境。L与我不同,虽然时常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在工作四年之后,他已经从最初的基层员工,成长为这家外资企业的一名区域经理,负责整个省区的夜场渠道与该渠道的经销商管理。
尽管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与方式,是我不喜欢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成长。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主观喜好来判断别人选择的对与错,毕竟我们不喜欢、不适应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的兴趣所在与成长点。
我和L的关系也一直很不错,离开这家公司两年了,我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也经常可以从他那里可以打听到公司的近况与人员的变动,或许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始终抱有一丝情怀。
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L的职场成长总结下来,希望我的分享能给身处职场或者即将走入职场的你,带来一些思考与帮助。
1、职场的每一个选择都很重要
理性对待而非感性处理
刚刚进入公司实习的时候,我,还有另外几个校友与L都同在一个办事处,也同样都在传统渠道进行销售工作的初体验。
那个时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传统渠道的销售比我们想象的要LOW,不管是工作内容、方式,工作环境以及我们所接触的客户群体。每一个人都对这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件充满了怀疑与疑问,也充满了不喜欢与不情愿。
在这个我们不喜欢的渠道与岗位工作了大概2个月后,公司出现了新的岗位空缺,夜场渠道与KA渠道(主要是大卖场渠道)开始对我们开放,公司内部员工均可提出职位申请。
相比当时我们处在的传统渠道,夜场渠道与KA渠道一直都是公司的强势渠道与重要客户的集中之地,无论是从工作内容、方式和环境的角度,还是从接触的客户群体,职场技能的提升方面来说,它们都比传统渠道更加专业,也与我们毕业之前所想象的工作更加匹配,虽然不是完全匹配。
收到岗位通知邮件之后,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直觉都是,要抓住这个机会,重新选择我们更喜欢的岗位。
然而,最终却只有L和另一位同事提出了申请,并参加了内部面试,并且他们俩最终都分别进入了夜场与KA渠道。
剩下的几位与我一起在当时那个办事处实习的校友,都没有去申请这个机会。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们实习了两个多月之后,我们自认为自己已经与那个办事处的经理、主管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对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也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
从感情角度出发,如果我们这时候都一起申请了转岗,看起来似乎有些忘恩负义。如果我们都离开了,那么办事处的工作现状就会再次被打破,需要重新调整,办事处需要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新的人员,办事处的经理与主管之前对我们的培训指导工作就白费了,当有了新人进来,他们又需要重复对待和我们一样的职场小白。
最终,我们放弃了这次机会,原因就是要单纯地“忠于组织”,向大家展示我们是有情有义之人。况且,我们也认为,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成长因素。
然而,后来的事实让我们明白,我们所谓的坚守并不能维持团队的稳定,因为总有人会陆续离开,也总有人会成为新的一员。管理者没有权利要求你放弃更好的选择,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位阻碍你更好发展的管理者,那么趁早离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由于公司夜场渠道的人员架构本来就较为精简,加之公司对于该渠道的极度重视,L在进入夜场渠道后,能够有更多地机会可以直接接触到大区总监,这位总监直接负责夜场团队的工作会议。L所学习与接触的工作内容自然要比我们所在的渠道更加丰富,更容易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业务。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渠道的选择与工作环境的差异,是造成我们职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否认,不同环境下的学习与进步所带来的成长是有差别的。
我们是需要在有些时候多为他人着想,但是却不能因为对他人感情的顾及而影响到我们本应该拥有的更好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害于他人的行为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去阻碍我们的前进。所以,对于职场中的每一次选择,我们一定要多一些理性分析。
2、伴随机会一同出现的是更多的压力
坚持与努力必不可少
每一个岗位都有其辛酸与苦楚所在。当更多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时,那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承受更多的压力来完成这些机会背后的挑战,将机会转变为充满价值的事实,否则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浪费机会的人而已。
在进入夜场渠道之后,L能够轻松地接触到公司的高层,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高层直接主导的会议,这些机会在让他成长地更快的同时,也让他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每一次的工作汇报都会被高层直接关注,在这些久经沙场的高层面前,L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工作纰漏都逃不过他们的双眼,L自然也经常被批评地体无完肤,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这种压力并不是每一个初入职场的人,都能够承受得住的。
与L一起申请转岗,进入KA渠道的另一位校友就是一位反面教材。他的工作汇报也同样经常受到高层的“亲睐”,在被骂了很多次之后,这位校友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始终没能成长起来,最终选择了黯然离开。
虽然L能够有机会参与公司的高层会议与核心业务,但他依然只是一名基层员工,他的本质工作依然是基层销售,只不过渠道不同而已。
每天在我们下班之后,L才开始他当天的工作,他的工作时间与生物钟与正常的工作时间是相反的。他需要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很难再有正常的作息时间。为了真实地了解客户的生意状况,取得客户的信任,他不得不经常在酒吧、KTV里与很多不认识的人,聊些有的没的,一杯杯的酒精下肚,却大多不知道为什么要喝掉。有时候,遇上难缠的客户,费用超出了公司的预算,也只能自己承担。
凌晨的马路上,已然没有热闹的人群,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寂静而陌生的城市,那种孤独感会瞬间让人感到迷茫与无助,没有什么时候能比这更让人体会觉得职场与生活原来如此不易。
好多次,L在我面前报怨,原来每一种选择,都是一个坑。
谁说不是呢?那些看似更好地岗位,会向我们展现出它所提供的更好的机会,等到我们走进去的时候,才发现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丝毫不比那些自己放弃和不愿选择的岗位少。
好在L一直只是嘴上报怨发泄而已,他的内心足够强大,让他坚持了下去。
3、职场升迁,运气同样很重要
大公司的职业发展通道一般都是很明确的。在刚刚入职的时候,我们几乎都已经清楚做到主管我们需要几年,做到经理级别我们又需要几年。
在工作两年之后,L很顺利地当上了主管,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再等待好几年才能走向经理级别,尤其是在公司最重视的核心业务和渠道上。
然而就在L当上主管一年后,公司发生了一次较大的人事调整,L所在的夜场渠道的经理,也就是他的顶头上司离开了。人事部门重新招聘了很久,都没能找到一位适合公司企业文化的人选来填补这个职位空缺。
于是,L被顶了上去,当然并不是让他直接升职为经理,因为公司也很清楚,仅仅工作三年的L是很难来应付这样一个复杂的职位的。
L继续待在主管的职位上,夜场团队的人员与销售管理工作由他来负责,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大客户的谈判与经销商管理工作则由总监兼管,L学习并协助总监的工作。很显然,公司希望通过培养,决定在内部提拔L作为经理的后备人选。
大公司的管理层架构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升职自然比较困难,除了职位年限的限制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一级别的管理层都在极力地保护着自己的职位不被流失。因此,如果顶头上司的职位没有空缺,纵使你的能力再强,也很难保证你一定能够升职。
如今这个难得的机会摆在L面前,L自然不能错过。在协助总监管理夜场渠道的一年里,L也更加迅速地成长起来,无论是团队管理,销售工作的管理,还是对外的大客户与经销商管理,L都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一份新的OFFER就在面前,触手可及。
在大学毕业后签的第一份合同到期之后,L很顺利地拿到了公司提供的新的合同,而在新的合同中,他也顺理成章地取得了新的职位,成为了一位区域经理。
看起来,一切都很自然,也充满了运气,当然在运气到来之前,你得有足够的准备才行。
小豌豆,毕业于哲学专业的文科生,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LinkedIn中国专栏作家,简书作者。从世界500强外资企业逃离,作一名爱码字,爱生活,爱足球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