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本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集中营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不仅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1.在集中营的经历。
2.意义疗法。
在第一部分,弗兰克尔想要回答一个问题:集中营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反映在普通囚徒的思想中的?
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把囚徒的精神反应分为三个阶段:
Ⅰ.收容阶段(恐惧、否定自己)
这一阶段,人们从坐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时就开始了,当看到奥斯维辛站牌时,恐惧最甚。在这极端的情境下,人们反而会产生“暂缓性迷惑”,都抱着可能被暂缓执行的幻想,认为事情或许有转机。当他们经过初轮筛选,老弱病残被送进焚烧炉,剩余的人所有的东西都被没收,所有人换上破烂不堪的狱服,弗兰克尔极力想保留自己耗尽毕生精力的手稿,老囚徒嘲讽和侮辱的笑容和一句“狗屁”,让他意识到在这里自己谁也不是,只是编号为119104的一名囚徒。
Ⅱ.适应阶段(冷漠,迟钝,情感死亡)
在这阶段囚徒们有着冷酷的好奇心,好奇自己洗完澡赤裸裸、湿漉漉的站在深秋的寒风中会怎样,随后好奇变成了惊讶:自己竟然没感冒。在这里人们好奇自己究竟能忍受多少痛苦,不能刷牙,食物少的可怜,严重缺乏维生素,胃却更健康了;冰天雪地的天气也可以只穿一件面目全非的衬衫;以前睡眠很浅的人,现在和鼾声如雷的囚徒睡在一起也能安然入睡。在这里,随时可能招致一顿毒打,即使刚刚还和自己聊天的狱友,下一秒可能就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人的正常反应受到强烈的抑制,他们渐渐变得麻木,冷漠的看着发生的一切。用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才能真正的保护自己。
Ⅲ.释放遇见解放阶段(人格解体、自我超越)
当囚徒被释放时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一切都像梦中一样(他们有过太多的从美梦坠入地狱的经历)。获得自由以后,大多数的人随意轻率的使用自己的自由,他们从被压迫者变成了压迫者,成了暴力和不公的施予者,他们的痛苦成了为所欲为的借口:“我被夺去了多少东西?亲人都被毒死了,你却不许我踩几根庄家?”只有少数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实现自我超越。
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意义疗法,帮助精神崩溃的人们寻找生命中的意义。
在集中营里,人们除了身体一无所有,每天经历着地狱般的生活,如果不找到支撑,很容易就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支撑着弗兰克尔活下去的希望有三点:1.重写自己的手稿。只要有机会,他就在速写纸上写上几点
2.对妻子的爱。每当残酷的现实让人无法承受时,他就会进入梦想世界,和爱人谈话。他说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3.想象着自己出狱后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授集中营心理学。对未来的希望,让他成功逃脱当时的境遇和苦难,他和他的痛苦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当苦难变得有意义,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或许我们都多次问过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就是基于这个问题买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说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觉得这也是武志红老师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你自己。
那么如何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在本书中给出的发现生命意义的三种方式: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和奋斗。“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在集中营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要完成自己手稿的信念支撑着弗兰克尔活下去。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真善美)或面对某个人(爱某个人)。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一个人无法改变苦难,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对待苦难的态度,从苦难中看到意义。但如果为了寻求意义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那就是自虐了。
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
我在看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时,被意义疗法:矛盾意向法所吸引。
矛盾意向法的技术基础源于两方面的事实:
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于是我就用矛盾意念法来改善自己12点之前总睡不着的睡眠问题。越是关注这个问题,就越会导致这个问题的发生。于是自己开始尝试,试着不去想时间的问题,不去想睡不着的问题,结果越这样想越清醒,导致第一次使用矛盾意念法失败,还把自己给气哭了(这出息也是棒棒哒)。后来就越来越上路了,等到自己完全真的不去关注“什么时候能睡着,是不是又得12点以后才能睡着”这类问题后,睡眠问题真的得到了很大改善,十点睡觉也能快速入睡了。我觉得这是我看本书最大的收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