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四、數取趣(分四科) 壬一、徵
【云何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這底下是第四科。這個種性地分四科,一個自性、第二科安立、第三科諸相、這三科都解釋完了。現在第四科「數取趣」,「數取趣」就是指人說的,這個安住種性這個人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怎麼叫做安住種性補特伽羅的相貌呢?這第一科是徵,第二科列出來。
壬二、列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或有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及已出離。或有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有種性的補特伽羅他會怎麼的情形呢?「或有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而未趣入」就是對佛法還沒有信心,就是「未趣入」,「亦未出離」有了信心去修行但是還沒得解脫,就是「沒出離」;說這個人說唯獨是有種性而已,他還沒能趣入、也沒能出離,這是一種。「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這是第二種。「或有安住種性」補特伽羅,亦已趣入,及已出離」這個是最好了。「或有軟根」但是趣入到、來到佛法裡面來有了信心,但是他的善根屬於「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的不同。「或有貪行」,這個修學聖道你一定是要斷煩惱的,這煩惱也有差別,前面軟根、中根、利根這是善根有上中下的差別;這下邊說你斷的煩惱也有差別,或者這個人的貪行、瞋行、愚痴行,這樣的有差別,那一樣偏重有不同。「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這一共是十六種。
這前面是列。下面第三科解釋,解釋這十六種相貌。第一個是「未趣入未出離」,分三科,第一科徵。
壬三、釋(分十六科) 癸一、未趣入未出離(分三科) 子一、徵
【云何名為安住種性補特伽羅,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
「云何名為安住種性補特伽羅」呢?「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呢?這個相貌是什麼樣子呢?底下第二科,解釋。
子二、釋
【謂如有一補特伽羅,成就出世聖法種子;而未獲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未受持淨戒,未攝受多聞,未增長惠捨,未調柔諸見。】
「謂如有一補特伽羅,成就出世聖法種子」,這一個人法爾所得從無始劫來他就成就出離世間的聖法的種子、這無漏種子,就有無漏的戒定慧的種子。「而未獲得親近善士」,但是這個人久遠以來他還沒能夠親近佛、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佛教徒,他還沒有遇見善知識。「聽聞正法」,沒有遇見善知識也就沒能聽聞正法。「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沒能在佛法裡面得到正確的信仰,沒有。「未受持淨戒」,他還沒能夠受持這個淨戒,清淨的戒法。「未攝受多聞」,他沒能夠去領受佛的正法去聽聞,沒能多聞,就是沒能通達第一義諦。「未增長惠捨」,他沒能夠有了同情心去幫助困難的人,他也沒做這個事。「未調柔諸見」,他是聽聞了佛法,他沒能用佛法來調柔自己的這些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些邪知邪見,沒能用佛法來融化這些事情。這個地方一共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一共這是五樣,一共是五樣。
子三、結
【如是名為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這第三個結,結束這一段。
前面這一段文這就叫做「唯住種性」,只是有法爾所得的無漏善根而已,他還沒能夠來到佛法裡邊來,還沒能出離生死。這個人,就是這麼一個人,所以叫做「未趣入亦未出離」。
這是第一科。第二科已趣入未出離,分兩科,第一科徵。
癸二、已趣入未出離(分二科) 子一、徵
【云何名為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補特伽羅」呢?
子二、釋(分二科) 丑一、翻前例
【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補特伽羅。】
「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與黑品相違的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補特伽羅。」這是這麼意思。
《披尋記》七七七頁:
《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等者:前說未獲正信,乃至未調柔諸見,是名黑品;由不信等、乃至惡慧未被對治故。今已趣入得初正信,乃至調柔諸見,是名相違白品。此趣入相、如下自釋應知。》
「謂前所說所有的黑品相違的白品等者:前說未獲正信,乃至未調柔諸見,是名」叫做「黑品」;你沒有得信戒聞捨慧你沒有這些功德,那麼就是黑品。「由不信等,乃至惡慧未被對治故」,那個諸見就是惡慧;你沒有被對治,你沒有學習佛法用佛法來對治你這些黑品,你沒有對治你就沒有成就這個善法。「今已趣入得初正信」,現在這個人他「已經趣入得初正信」,聽聞正法以後有了信心。「乃至調柔諸見,是名相違白品」。
「乃至調柔諸見」,這可見是有點事情;你若是相信了佛法之後你能夠修學佛法的時候,那個我見、我所見、常見、斷見、有見、無見能夠逐漸的融化了,這就是來到佛法裡面來。如果說是你學習佛法的時候你一知半解就畢業了,這我見也沒調柔,畢業以後也沒能用佛法來調柔自己,你的我見還是原來樣,我見、我所見都是原來樣,有見、無見還是照樣的,雖然可能相信有生死、有輪迴,但是一點也沒有改變自己,沒能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個五戒能受持清淨?你能修學十善法嗎?你隨便說謊話罵人,這可見自己這個信、戒、聞、捨、慧都不太圓滿。那麼你……你就是安住種性……也可能栽培一點善根。
現在是說這個人,就是你有與黑品相違的「白品」,你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了。這「聞捨慧」這個「慧」這個地方,能把自己的我見能調柔了,雖然沒得聖道但是不是那麼強,不是那麼強了。這件事可見你一定要修無我觀這個我見才能調柔,如果沒有這樣子這個我見不能調柔沒有辦法調柔;那你說你「亦已趣入」,還有點不足,還是有點不足的。
我們用這一段文來衡量我們現在的今天的佛教,怎麼樣?衡量的會得到一個什麼結論?
丑二、明差別
【而差別者:謂猶未得所有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
這前面第一科是翻例前,前面那一段文。現在說明它的差別。
「謂猶未得所有聖道」,說這個人,有信戒聞捨慧能調柔諸見了,但是他還沒得聖道,就是沒能得到那個無我的「智慧」那個清淨無分別的無我的智慧,還沒能見到真理所以「猶未得所有」的「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聖道的果」就是「無我慧」,但是得到無我慧的時候「煩惱離繫」,這個見煩惱不繫縛你了,他就是斷了見煩惱了這就是出離了。現在這個人雖然成就了信戒聞捨慧但是還沒能夠出離,沒得聖道還沒斷煩惱。這就是和前面的差別,所以沒有出離,只是趣入而沒出離。(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