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年前因为想学习一点不同的东西,也为了发挥一下自己的沟通能力,就进入了一家环保产业的日企工作。
一早有耳闻说要慎重进入的公司有韩企、日企和台企。这个说法我自己未经验证,据称是韩企和日企讲究服从文化,而台企多少有点看不起国内的职员。
公司并不大,十几二十个人,主要是工厂的员工居多,但是部门倒是分得挺仔细,营销部分级国内拓展部,国外拓展部,市场部;当然市场部就我和另一个90后的小伙子。
营销的老大是老板的投资合伙人,一个从设计院辞职出来的四十多岁大叔刘总,据说打关系那一个牛,所以当之无愧成为我们的头头。不管怎么说,对上级保持应有的敬意是入门级的职场认知。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抱着尊敬的学习心态进入公司的,他发号施令我们也言听计从。
2
然而我们发现他宣传的理念越来越让我们无所适从,比如——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吃苦耐劳的概念!想当年,我们单位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那个叫勤快;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把自己师傅和领导的办公桌擦得干干净净,开水瓶满上,茶泡好,让上司进公司的第一时间就喝到温度刚好的茶水。”
“我告诉你们,这小伙子有多拼,领导的火车凌晨三四点到,他就能起来开车过去把领导接了送回家去;领导小孩子有时候放学,都是他过去给接上的,你们好好问问自己,有没有这种觉悟?”
“不说别的,我们当时设计院的第一批福利分房,他就是妥妥的第一个,大房子!少奋斗了多少年?!你们自个揣摩一下。”
“我当你们是自己人,才告诉你们这些的,别的人想听还听不到。”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销售经理吃饭的时候吐槽问:“这是让我们要给他多收拾桌子,多泡茶,然后我们就能够开单子了吗?”
3
公司主要销售的是一整套的大型设备,单件设备最低的也要二三十万,所以销售们三年不开工,开工当三年。
冲着这一点,口语好的外销部门小丁小杨工作特别认真,因为经常要打国际长途电话,几乎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别看她们俩就是刚刚毕业的90后学生,英语说得真是溜,拿起电话和各地口音的人沟通都很是流利。特别是小杨,来公司不到一个多月,眼见已经就要谈妥一个单件设备大约四十多万的报价,按制度可以拿到起码两万多的提成奖励。
刘总这时候和她吵了一架,直接让她收拾东西走。连大老板都奇怪了,于是亲自过问。
刘总坚持这种不服从管理的小年轻,留着影响团队和谐,而且还顶撞上司,言行恶劣,必须开除。老板犹豫良久,说不能干涉他做团队管理,对小杨说了声抱歉。
那天中午,小杨在洗手间足足哭了半个多小时,我路过的时候听到了,想安慰都觉得言语苍白。
4
接着刘总开始树典型了,四个大区销售经理里面,高经理是属于那种比较勤恳的类型,又会说话。于是刘总把经济效益最好的地区划分给他,又经常和他吃便饭,还经常喊进小会议室开战略会,一起去楼梯间抽烟。
高经理私下叫苦不迭,他希望的是,能多研究一下产品,然后多打几个销售电话,恨不得赶紧有出差机会。
其他的三个经理倒是乐得被边缘化,但眼见大家似乎对开单的情况并不乐观,本来就混日子的何经理,更是心思都不放在业务开拓上了。
刘总也经常对我耳提命面:“就不知道你为啥每天要准时下班干什么?你就不能加加班吗?”
“刘总,今天的工作我都flow完了,明天设计公司或者其他事务才能进行下一步。”当年我还是工作狂,但每天的事项都尽量争取在对方的工作时间跟进度,就怕下班还要打人家的手机,让人心生厌烦。
“这你就不对了,你看我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十一点才回去。就昨晚,我泡着脚都睡着了,一点多的时候才突然醒过来的,迷迷糊糊间我还赶紧查一下邮件,看看老板给了什么指示没有。”
“你要是想加薪,这不加班,我怎么好和老板提你的表现啊。学着点。”
我还是依旧正常上下班,这让他对我越来越不满。
5
最后的矛盾还是爆发了,他要求营销部门所有人在某周六早上加班,而且必须一定要在7点半到公司,迟到五分钟都不行。
我那搭档小伙子,根本就没有开机,没能及时收到通知。对于这种不二十四小时开机的人,刘总马上让我通知他,不用来了。
即使小伙子后来还是在9点钟到了公司,也被当场开除。
我知道他刚刚到上海没多久,房租都是求着房东押一付一熬着。这种完全不管不顾业务的做法把我惊呆了,我向他求情说,接下来的大型展会所有的东西我一个人做不完,必须要一定的人手,这种专业的展会是年度订单的最大来源,不能敷衍了事。
“既然你跟他那么好,那你也走好了!”在小会议室吵完架,他甩出这句话。
“可以,既然是你开除我和他,那么公司就提供赔偿吧!”我也怒了。
“别提要求了,这样老板又要骂我了,你不能给我好做点吗?”他想了一下说。
“抱歉,你做赔偿吧。”说完我就有些后悔,为了一时意气之争,我放弃了筹办到一半大型展会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个大损失。
后来小伙子收到了四千多块钱的赔偿工资,高高兴兴穿过大半个上海来请我吃了顿饭,然后收拾自己仅有的一点行李,回到了甘肃。后来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他又做教育中心的市场销售,空了去做驻场歌手,后来还开了个小酒馆,结婚了。
让人恍然觉得人生各有各精彩,即使当时他经常被刘总各种骂,说他是没出息的懒骨头。
6
职场的故事太多,但总免不了这些回合。
你问实习生该不该拿饭盒,老板有老板的看法,管理你的上司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对于初级阶段的我们,想学点东西,想赚点糊口的钱都不容易,并且经常被告知:职场不能有玻璃心,不能像颗草莓,不能不委屈,不能不被撕。
现在的驴子,都发展到了自动自发地把胡萝卜挂到自己的眼前的阶段,这没有什么不好,而是你要明白,你宝贵的精力,是不是都放在了你最应该着力的地方。
刘总不会有事,刘总哪里都有,刘总永远可以找到下一家为他的管理埋单的老板,刘总肯定不是一个好上司,刘总挖的坑,有的人跳得不亦乐乎还要做帮凶,而且会告诉你这才是职场规则。
刚进职场的小白其实很危险,第一份工作,老板给的什么工作价值观,经常会成为后来的工作习惯。如果老板告诉你就是要打杂,那么当你坐上主管位置的时候,也会觉得,让手下拿个饭盒很正常。
7
小杨后来怎么样了?
小杨刚刚把自己的简历挂上网没多久,就被一个不错的公司看中,第二天就去面试,半个月后就入职了,在年前这种非黄金求职期,能够顺利就进入大公司,说是运气好,我觉得更是她自己的能力确实过关。
小丁还是在沉默地工作,卖了一部又一部的机器。
何经理后来觉得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另外找了个公司做销售,毕竟自己的孩子要出生了,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
高经理是最后走的人,跳槽到同类的公司,身价翻倍。
至于刘总,我很小肚量地拉黑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
我么,现在就在给你讲故事。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