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机器人老师,做积木机器人教育的老师。机器人教育在国内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了,但其实之前一直不温不火,虽然最近几年开始大量的资本涌入,但是行业发展离成熟健全还差得很远,大多数是看好这条赛道,打算提前布局的。那么其中的良莠不济可想而知。
今天并非想要就行业的状况进行分析,而是说说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以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决定成为机器人老师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人事告诉我:我们可以用器材完成一条汽车生产线。当时我的表情是惊讶,震撼和憧憬,心里默默的想,我也可以做到!
后来经历了一年的教学,我对“汽车生产线”已经失去了当时的热情,做了很多东西,自己实际操作过后,我发现,所谓的“汽车生产线”并没有我想想的那么夸张,只是一种情景模拟。使用舵机和传感器搭配来完成自动化的“放上”过程(为什么说“放上”,因为就是简单的把外壳放在底盘上这种操作),粗糙的令人发指。而机器人教育在我的眼里,也不再如之前那样“高级”。
就目前的教育机构宣传的点,大都是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创新能力”,但是为什么能培养这些多种多样的能力,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深究起来,你就会发现,从A到B,缺乏一个严谨的推导过程,而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拿去问那些开培训机构的人,相信他们自己也稀里糊涂。(PS:关于机器人教育有什么用,如何起作用,留到下一次吧)
在刚参加教学的时候,培训老师反复和我们强调的一点:千万不要直接教孩子怎么搭,不可以给孩子参照,要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对于这些话,我想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促进孩子思考嘛,如果直接教了他们怎么搭,那孩子还怎么思考。
但事实是:知识的学习,并非永远是按部就班的,而人类的沟通也并不总是遵照逻辑,情绪有时候或者绝大多数时候优先级是高于逻辑的。
有些孩子遇到困难,会试图自己去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备这种冷静思考的能力。更多的时候他们会躁动不安,情绪会影响他的思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需要并不是老师诱导式的提问(我一般会称呼为“愚蠢的、不痛不痒的提问”,大多数人语言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更不必说提出一个能诱发思考的问题了),而情绪上的安抚或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案更符合当下的情境,当然,方案并不是结束,恰恰相反,这同时也是鼓励他下一次做的更好的契机。
在过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在教小孩骑自行车,是后面带有2个辅助轮的那种,防止摔倒,孩子放上去自己就能开始踩了,起码看起来是这样的。但事实上,问题比想象中的要多:孩子愿意往后踩而非往前踩,因为往后踩明显更轻松;同时,第一次骑车并没有建立起往前踩车子会就动起来的联系;最难的是,孩子总是在遇到“死点”的时候手足无措,当自行车踏板转动到一个他没办法发力的角度时,而惯性又不足以带动他越过这个点时,他会开始气馁并且愿意撒娇打滚。
孩子的父母在旁边看着很心焦,在成年人眼中,蹬车是如此的轻松,根本不需要进行步骤的拆解,更发现不了问题出现的点在哪里。正巧我在旁边看到了,于是做了一件事,每次孩子踩到特定角度时候,我扶着他的脚往回踩,然后让他继续蹬,以此帮助孩子把那个方便发力的角度重新找回来。反复几次,我想他或许就能学会如何让车子开起来了。
但现实是,在孩子情绪低落后,孩子爸妈重新把他搂在怀里,自行车被爸爸拎了回去,那次他始终还是没学会蹬车。
——20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