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读完《春宴》。内心情绪低落了一段时间。加之来之内心的压力及外界的大量无休止的工作,稍微一点刺激都能激起情绪的波动,容易发怒。
查了查资料说是有点抑郁的倾向。敏感,伤感,孤独,痛苦等一切不好的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当时的情绪,加注在这颗还算年轻的心上。
还好及时清空、放空自己。一切得以恢复。
如果在我所阅读的青年作家的小说中找出一部需要品读2遍以上的话,那《春宴》算是其中之一了,虽然写得比较悲情,难懂。
以往,读完一部小说,会及时写点自己的想法。读完这部小说结束,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心情才慢慢平复。
之后,便想写点东西,提笔又不知从何说起。犹如一个长时间没有联系的老朋友,拿起手机放下又拿起,来来回回,犹犹豫豫,微信里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话。“您好吗”,有点生分官方化。“现在在做什么?”,好像打探别人的隐私,缺少老朋友之间的那种沟通。总之云云,耽搁了下来。
捱过前一段低潮的日子,还是决定提笔写点,关于内心的一些感受,关于庆山,关于小说的文字。
曾几何时,读庆山的小说。那时,我尚且年少,尚且懵懂。那是,她还是安妮宝贝。
小说里透露出一种倔强的,与世无争的傲娇。江南女子如蚕丝般细腻柔软的情感,一层层,缠绕,束缚,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缜密的思维环环相扣,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庆山的语言不同于其他作家,深邃隐晦的言语夹杂着哲理的思考,直达心灵幽处。让焦躁的,孤独的,迷惘的,脆弱的内心变得洞明,通透,洁净,沉淀。如同一个置身事外,抽离出的女子道出人性的真善美丑,人世的悲欢离合,现实的酸甜苦辣,无可奈何。
娓娓道来,细水长流。犹如一条涓涓溪流,温润而清冽,所到之处,枯草逢春,生机勃勃。
她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文字里流露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大量宿命论的情感是上天注定好的,不需要现实层层推进。有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情怀。或许是南方女子天生的骨子里的质地属性。
喜欢这样有趣有灵魂的江南女子,天生无免疫力。
所谓“诸身容易诛心难”,庆山的文字,力透纸背,直达灵魂。让你反抗之前,就已缴械,如同战斗前的一纸铿锵有力的檄文。
她喜欢写内心深处的阴暗的东西,让人感同身受。也许,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愿提及,隐藏着的心结,称之为黑色的结痂。每一块犹如一个隐藏在心底的故事。结痂越多,颜色越深,治愈的时间越长,故事也就越精彩。或许庆山有如此多的结痂才写出如此动人的文章。
一直认为酣畅淋漓的书写是治愈心结的良药,它能让内心的结痂脱落,慢慢痊愈。犹如做一次心里的垃圾Delete,时时清理,才能让内心趋于平和。
庆山文章里有大量对故乡村庄的文字描述。或许对家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美好的,眷恋的,回归的,落叶归根的,是治愈创伤的归宿。
但是于我,故乡的人或者事确确实实在心里积累了一些黑色的结痂。有些的确是颜色较深,几十年过去,它们也都磨出了亮光。犹如一个熟透的果实,到了它的成熟期,需要及时采摘。
想到这些,家乡的人和事有些已经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脑海里。如意便是其中一人,他是和我父辈同龄的人,临死前的一天晚上,我依然记得他那瘦骨嶙峋的脸。不知是由于吸毒还是疾病造成的,死时42岁,他有老婆和孩子但从未见过。
我想,我应该写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