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Cydeny 资深旅美影评人 已授权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
尽管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见过汤姆·克鲁斯的严肃作品(甚至是非动作电影),但作为乳臭派坚挺至今的唯一硕果,这位早就过了靠脸长红的银幕劳模的确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手握3次奥斯卡提名,汤姆·克鲁斯最大的弱点也正是他的那张天生迷人精的脸,极其容易让观众将他的银幕魅力归结于他的颜值而非演技——而这也是他的严肃作品被广泛低估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2008年的低潮期之前,汤姆·克鲁斯的严肃电影总能在艺术和商业属性之间找到不错的平衡——这也是好莱坞巨星时代的福利之一。作为《刺杀希特勒》以来的首部传记电影,当你搁下汤姆·克鲁斯的个人标签,当你搁下汤姆·克鲁斯的中年回归这一重意义的话,在导演道格·里曼的这场华丽而又有趣的犯罪惊悚片中,巴里·希尔这一角色毫无疑问地是今年最富有魅力的银幕形象之一。
近年来,描绘局部冲突题材的电影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正面战场视角,我们也见到了以《天空之眼》《猎杀本拉登》为代表的决策层,甚至也包括以托德·菲利普斯的黑色喜剧《军火贩》这样的外围故事。而《美国制造》在战争和毒品贸易的大背景下,虽然题材和Netflix的《毒枭》有直接冲突,但在呈现方式上,和2001年的《美国毒枭》有着微妙的类似之处。
与当年青涩的约翰尼·德普相比,汤姆·克鲁斯的浪荡中年显然有着更高的表演难度,但凭借道格·里曼的量身定制一般的剪裁,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也有着更好的说服力。
道格·里曼和汤姆·克鲁斯在《明日边缘》获得商业和口碑成功之后,这对组合在3年之后有了显著的进步。导演对盖瑞·斯皮内利的剧本进行了大量的风格化影像处理,而汤姆·克鲁斯也相应提升了自己的表演深度——一个道德缺陷的送货员,远要比毫无瑕疵的偶像要更有看头。
当然,真正的巴里·希尔并没有银幕上呈现的这样潇洒风光。电影对道德感所引起的个人转变显然更感兴趣,就像《狐狸猎手》或《美国骗局》一样 ,电影的核心是通过华而不实的人物,讲述他们在一个更大,更疯狂的故事中所处的位置,而在叙事风格上则以事实为基础,以纪实新闻为主题。在道格·里曼和盖瑞·斯皮内利(二人未来的合作项目包括即将推出的《心灵传输者》美剧版本和科幻电影《混沌漫步》) 的联合创作下,剧本将高度复杂的拜占庭式阴谋打乱顺序,以录像带的影像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黑色喜剧的外表之下,电影成功地展现了80年代消费主义的愚蠢,甚至到了有些令人反感的地步。尽管有着轻度娱乐的喜剧外表,观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种愉悦感的流于表面且单调含糊,这是因为电影刻意营造了一种道德真空,以反衬和讽刺故事的荒谬感:尽管主人公在为世界上最大的贩毒集团走私货物,但你很难看到他挣扎于道德缺失,更多的是如何玩世不恭地喝酒打枪和特技飞行。这就很好地将这种坐如针毡的虚无感传递给了观众本身,而不是单纯地身处于第三者的观察位置。
30年后,汤姆·克鲁斯继《壮志凌云》之后再次成为了飞行员。如果说汤姆·克鲁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总是扮演着一个略有变化的同一个人的话,那么这并不符合《美国制造》。无论是马华力,伊·森亨特还是杰克·雷彻,这些英雄角色对身处的环境都有着很强的理解与控制能力,似乎在任何时候都能领先一步。但巴里·希尔并不是这样。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制造》让人感觉如此清爽的原因之一。他只是一个认为自己能够掌控大局的人,而当他身处更强大的几股势力之间时,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终结。
在Netflix的前两季《毒枭》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其带有一定程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而基于同一历史的《美国制造》,也呈现出了一种类似的不真实感。然而,松散地基于真实历史,《美国制造》比起虚构的犯罪电影要有着更强的政治感,这和道格·里曼之前的《谍影重重》和《公平游戏》一脉相承。
历史上的巴里·希尔并不是个迷人精,而是个贪婪和无道德约束的危险分子。这就是为什么道格·里曼需要像汤姆·克鲁斯这样的人去饰演他,才能更好地发挥故事本身的魅力。这种反常规的角色,对于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汤姆·克鲁斯本人也是难得的挑战。在未来的作品中,他应该更频繁地去挑战这种失去掌控力的角色。
毕竟,这要比环球的前巨星养老宇宙要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