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 day 11
书名: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作者:武志红
章节:第10—16章
摘录:
一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动机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所以,前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后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弱,因为如果太害怕失败就会不敢接受挑战,从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高成就动机者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的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对于优秀的女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忠于你自己,接受你的确优秀的事实。”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陈祉妍博士说,“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就会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我们否认自己,我们也会容易否认别人。”
“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她说,“优秀的女人势必有对优秀的渴望。你否认自己优秀,不成长了,你就会把这种渴望投射到身边的男人身上。如果男人果真卓越,你会欣然接受。如果男人不如自己,你会特别愤怒,恨他怎么就那么差劲!”
再强大的男人,脆弱的时候,也需要理解与保护,
溺爱未必就是孩子们低挫折商的主要杀手,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听话,常使用要挟的方法。
所谓要挟,即如果你在事情A上不听我的,那么我就剥夺你在事情B上的好处。
低挫折商的人一个重要特征是将挫折扩大化,即当事人会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于是,他们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后,很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
挫折扩大化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最近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后,我认为父母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应有一个原则,就是把打喷嚏不道歉这件事当成一件独立的事来看待,而不要掺杂进其他事情,否则很容易产生“坏苹果效应”,让挫折扩大化。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高挫折商,那么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要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更准确的说法是,不要把现实中的小问题看成是想象中的大问题。
低挫折商是怎么炼成的?本文提到的三个故事反映出,它常常是被父母们的糟糕“教育”方法给训练出来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他的问题搅进来。
乖巧中藏着自卑和寂寞
这羞怯和寂寞的含义是:我不好,我只会给大人惹麻烦;我好想哭,好想撒娇,但我知道,那样我在大人眼里就更不可爱了,这都是我的错,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调皮的孩子更有能量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父母牺牲自己的需要而去极大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一种不平衡的内在关系模式—“总是付出的内在的父母”和“总在索取的内在的小孩”。
要想打破这种轮回,首先,也是关键的一点是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其次,她应认识到,她是她,女儿是女儿。她如果认为自己有问题,那她该独自去承担、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希望女儿帮她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任务。
最后,我想说,所谓的“乖巧”常是一种懒惰的逻辑。养育一个孩子太辛苦了,所以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乖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省心很多。
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相反,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惹麻烦。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
表现出来的样子如果是A,那么其深层的原因就可能是-A。
极其外向的人常常是没有一个知心朋友的,整天笑个不停的人内心是很悲伤的,看起来最性感的人是性冷淡,而那种看起来最简单的人脑子里充满了狂暴的想法和冲动……
对于一个1岁前的孩子而言,不存在溺爱,怎么爱都不过分。
作为妈妈,若想满足孩子的真实需要,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主动去适应孩子的节奏,而不是反过来让孩子适应自己的节奏。
哭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的愿望的表达,
所谓的“鬼”常是孩子心中“坏妈妈”形象的向外投射。
据说,我小时候很能哭,每天晚上哭得街坊四邻都睡不好觉。妈妈带我的时候没经验,常常是我饿了她才去冲奶粉,等忙完了我却睡着了。
孩子的好不是教育出来的,是用爱养育出来的,
嘴是婴儿一开始探索世界的工具。
即婴儿的心理能量集中在口部。他不仅用口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用口来满足自己特殊的心理需要。譬如他在吮吸妈妈的奶汁时,不仅可获得吃饱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以获得其他一些快感。
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关系中,如果对方做错了一件事,你可以坦然地指出对方做错了这件事,但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否定这个人。
同时容纳好与坏=成熟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越小,我们越要耐心地呵护他,因为越小的时候遭遇的伤害越难修复。
完美的妈妈不存在,关键是“好的”部分要足够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妈妈便是“足够好的妈妈”,她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在生命最初的3个月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的婴儿,会顺利地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宽容。
所有人的养育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分裂,所以大多数人都有怕黑和怕鬼的一面。不过,如果意识到自己究竟怕的是什么,这种惧怕就会减轻很多。
许多心理学家发现,最初6个月的母子关系的质量是具有决定性的,堪称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6个月。
过于偏执的理想化背后藏着的都是严重的分裂,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解决之道:通过宽容合“好”与“坏”
要化解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更新对婴儿的养育观,懂得越小的孩子越要细致地呵护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起码保证在婴儿6个月前提供“足够好的养育”。
假若一个成年人内心中有了严重的分裂,总是持有非黑即白的观念,该如何改变这一点呢?
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分裂。
其次是接受。
最后则是宽容。
如果内心的妈妈是严重分裂的,那么,一个孩子的人格也是严重分裂的。这两者总是如影随形。
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外部人际关系网络。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
如果这个社会中普遍的逻辑是谁欺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更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如果你在一个关系中是一个弱者,而且正好在第二种家庭中长大,你会习惯地认为,如果一个强者攻击你,你表现得软弱一些,对方就会收手,甚至会保护你,就像你家中的大人一样。你这么想,是大错而特错的,这个变态的强者是渴望你软弱,因为那样才好对你实施攻击,但他们看到你软弱时,会忍不住地更恨你,对你的攻击会越加强烈。
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
亏欠感是我们最不愿意有的一种心理,而如何处理亏欠感便成了左右我们人生道路的一个关键。
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感想: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由儿童时和父母等养育者之间的关系质量奠定基础,在6岁左右基本定格。
足够好的父母之爱能造就健康快乐开朗主动的性格,缺乏爱则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或者说心理上的伤痕。
世上所有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养育,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只是轻重之分。
对于那些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要看到它,接受他,最后原谅宽恕它。
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做到真正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