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广州龙口西路一间培训机构里面,一小学生突然爬出窗外,并有消防员到现场。培训机构负责人:这个小朋友比较调皮,他想买个手机,向老师要钱,老师没给,给家长打电话,他就靠近窗户,并让老师给他3000块买手机。当时男孩家长不在,消防赶到准备营救,最后男孩在劝说下自己爬进教室。男孩为什么会这样呢?万一老师不给,他又真跳了楼,这又怎么算?
看了新闻,我也是挺“佩服”这个熊孩子的。我想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无赖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家人的教育问题!
教育孩子比生养孩子更重要!否则,等长大后了,一个三观不正,自私自利的人,带给自己的麻烦绝对比带给社会的多!是选择从小合理管教,还是让小孩长大后,饱经世事挫折再醒悟过来?
这种任性的性格绝对少不了家长的溺爱!新闻中的小男孩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少不了家中长辈(或是监护人)长期的宠溺,以及父母与孩子团聚时,因为处于愧疚而表现出更多的宠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爱也一样。适时适宜的关爱、正向引导的激励,可以让孩子长大后,更加善良有担当;爱如潮水,只会淹死小幼苗。
这种因宠溺培养出来的熊孩子不少。比如,
讲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几年前的大学暑假期间,我在一家小学生教育机构做代班辅导老师,教三年级的十几个学生。其中,有一个脾气很大的熊孩子,爱和人打架,只要是他不喜欢的人,在课上说了一句废话,熊孩子就要过去打架,美其名曰:
你说话,打扰我学习了!
但是,熊孩子自己呢,基本上课嘴停不下来。作为老师,我先跟他下课好好沟通,但是完全不管用!那我只能呵责,难道还能“动手教育”吗?不能,别说在一个辅导机构了,在学校里也难“动手教育”。当我多次呵责惯了,他就产生了抗性,当着我的面,也想跟同学“撸起袖子”干一架。于是,我只能让他面壁思过,然而,这一切终究治标不治本。
后来一次放学,看见他妈妈来接他,挺温柔大方的一个妈妈。我跟她详细讲了熊孩子爱打架的问题,妈妈当着我的面也说了他几句。但是看得出妈妈眼神中并无一丝忧虑,仿佛早就习惯了似的,以及熊孩子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让我无可奈何。我还能说什么好呢?
下面是一些观点及想法:
过度宠溺对孩子的七大危害:(知道危害,才会想去改变)
1.变得自私自利
2.性格骄横乖张
3.做事懒散无纪律
4.不懂礼节目无长辈
5.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6.人际关系障碍
7.孩子健康状况不良(过于挑食与暴饮暴食没有得到节制)
浅谈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个原因(知道原因,才有办法改变):
一.、时代背景。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
二、文化背景。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
三、隔代抚养。隔代是最爱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物质基础完全能满足生存条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加应该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在物质上一味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