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近冬天的时候,陈寒雪将Mary介绍给我认识,那时候我很需要一个得力的保洁阿姨,在朋友的描述下,Mary很好。
Mary阿姨的微信头像是一张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挺美的。
虽然阿姨有英文名,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仿佛少了一些仪式感,直接从保洁工作的细节开始。我们一直合作的很好,她住在东直门附近,离民宿很近,除了正常的保洁日期以外,她还可以抽时间帮我拿快递,在快下雨的时候帮我收被套,在入住出现各种情况下,比我还早的赶到现场。
一年的时间验证了Mary阿姨的优秀,我数次表达过“无论您多忙,请务必将这个时间段留给我”的请求,也总在她帮忙后重复说着“谢谢”、“阿姨你太好了”般不疼不痒出于礼貌的话语。
之后的两件事情,让我觉得Mary是一位值得尊敬,可爱可亲的北京阿姨,我对北京人的好印象大多数都是从她身上闪光来的。
Mary阿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嗓门大,聊起天来嘚嘚嘚的一直讲,仿佛一开口就扼杀掉了那个我们准备好的不失礼貌的结束语,虽然时间久了耳朵会有些累,但又舍不得从她的感染力中撤离,总之就是很愉快,她喜欢每一个愿意亲近愿意听她讲话的人。
其实Mary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她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去年30岁的时候刚刚嫁给一个台湾人,他们在日本游玩时相识,阿姨唯一一次有事外出,也正是去台湾参加女儿的婚礼。
Mary阿姨在北京有三套房子,有3k多退休工资,有1w多保洁收入,却想方设法的为我节省经费,帮我买最划算的垃圾袋和性价比最高的电池,告诉我洗衣液不用倒那么多,那样用不是良心而是浪费。她骑着最老式的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这会还在三条呢,几分钟后便出现在我面前,很难想象她精小瘦弱的外表下,承担了从早到晚,基本上节假无休的保洁工作。在我肤浅的揣测里,北京人有几套房,就应该正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然而事实上,尽管房价暴涨,Mary阿姨依旧过着勤俭节约但快快乐乐的日子。我本来想问她为什么这么拼,但是话到嘴边,觉得也没什么意义,看她每天笑眯眯的样子,大概就明白了,开心和有钱是绝对的两码事。
第二件事情就是发生在前两天,一位闪订的房客在晚上入住后发现床单上有几根不是自己的头发,便认定我们没换四件套,我反复的强调这是我们的过错,但是你不能否定我们最基本的一客一换原则。后来我解释了很多,也提供了可验证的方法,她便将矛头指向保洁阿姨……
其实本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但是第二天的大反转是我没有想到的。她的退房时间和Mary阿姨的保洁时间无缝衔接,导致了她们的碰面。当天很晚的时候,这位房客又给我发了微信,是大段大段的语音,听之前我还犹豫了一下,想必又是很头疼的事情吧。但是她说,她昨晚过激的认为保洁阿姨不够负责,甚至笃定是位偷懒的保洁人员,直到她目睹了Mary做事的样子,很有可能她们聊了很久,毕竟阿姨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她告诉我其实阿姨干活已经很认真了,楼上楼下每个角落都没有放过,还邀请我们一同去她工作的地方参观,位于顺义的一家有机农场。
关了灯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见过Mary阿姨的房客好像都反馈过“阿姨人很好”这个信息。以前我只知道她好,爱笑又热心,现在我才知道,他的热情和快乐都具有感染力,这才难得。
关了灯我仔细想了一下,认识Mary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