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本次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正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生活节奏快、负担重、压力大……如果任由负面情绪累积,它可能就会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精神分裂症等重症层面,对于相关症状和病患不仅忽视,甚至还带有歧视。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病总人数过亿。其中,重精神病患者近1600万人,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接近人口总数的1%。
近2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像焦虑症、抑郁症等轻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
就患病群体来看,青少年、孕妇、高压职业人群以及老年人是四类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
01
青少年
主要表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
潜在原因:同伴攀比压力、青春期、学业期望值过高、数字媒体成瘾等
02
孕产妇(孕产期全程都有可能出现抑郁障碍)
主要表现:食欲不佳、失眠、嗜睡、动作缓慢、疲乏、自责、有自杀企图、伴有忧伤悲痛
潜在原因:生活环境与方式调整、重大的生理心理变化、身体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
03
高压职业人群(20-50岁的中青年是高发患病高峰)
主要表现:记忆力下降、工作走神、执行功能受损、精神运动速度减慢。难以应对人际及职场关系、严重影响家庭和职业发展
潜在原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
04
老年人
主要表现:易怒、焦虑、身体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假性痴呆”
潜在原因:哀伤、分离、患病等负面事件、身体健康和功能下降感觉衰退与认知功能减退等、心脑血管疾病等血管性疾病易与共病抑郁互为影响
六大心理疾病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早干预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当中,约3000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需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
专家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比成人更复杂,达100多种。
其中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病,已成人类第二大“杀手”
有大部分人觉得“心理疾病和高血压等一样,是可防可控的,不必过分担忧。”陆林说,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超过70%的早期精神疾病患者可治愈。
抑郁症家属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
首先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人、朋友,需要了解抑郁症的知识,抑郁症有多痛苦,抑郁症可能的结局多可怕。
01
要理解他们,比如抑郁症患者,在工作中,社会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家人切忌以“就这么点事,有什么过不去”的方式去劝慰,表达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的方式。这样的劝慰,首先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没有什么帮助作用的,对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还会起到相反作用,抑郁症患者首先就会觉得家人不理解他们,再者就是觉得,在家人看来,这么小的事情怎么对我来说就有这么大的困难,原来这么小的事情我都做不好了,可见我的病得有多么的严重,所以这样的劝解,就没有什么好的作用。
02
陪伴他们,因为抑郁症的患者会觉得内心非常孤独无助,如果有可能就多陪伴他们,至少在他们需要找人聊天的时候,我们能够陪伴他们聊聊天,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是特别好的心理帮助和心理支持。
03
站在他的角度,家人能够试着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比方说家长跟孩子,家长就是一直是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面对的那个困难,他就不能理解,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那个角度去理解他,可能对抑郁症患者,能够有更深入的这种理解,这样就是能够给他们更好的帮助。
首先,我们应该正视情绪问题,抑郁症患者通常有“三低六无”的表现,“三低”指的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力下降的症状,“六无”指的是:无望、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用的感受。
并不是出现这些症状就代表是抑郁症,如果短期内出现,并且很快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消除,只是抑郁情绪。在连续长时间(至少持续两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注意,积极寻求帮助。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是平时看起来开朗乐观的人。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阳光下,你要记得有一天,一定会有人拼命把你眼前的阴霾拨开,和你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