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折不扣的理科废,科幻类小说是我之前一直不太敢碰的阅读盲区,但在看了《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之后,终于还是决定硬着头皮试一下。
既然是刚开始接触,自然就选择从看过的电影原著开始,所以刘慈欣的这本小说集《流浪地球·彩插版》就成为了首选。
翻开之后我发现,没有意外,我还是对于那些专业名词很头大,每次在看到那些词汇和描述的时候,很难完全跟着大刘走,偶尔一不小心就走神了。
但是这完全不妨碍我从大刘充满未来感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来点别的内涵。
01 走出去,走向多远的未来?要到了那里才知道!
在小说《中国太阳》中,水娃离开家的时候,他爹抽着闷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养他还不如养条狗”。
但水娃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村子,因为他想要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去喝点不臭的水。
就这样,走出村子的他从“蜘蛛人”一步步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最终走向了遥远的宇宙中。
这条路的一开始他就认为,“站在高的地方,人想的事情肯定不一样。”
后来的水娃不仅没有成为他爹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反而还提出了由他驾驶中国太阳飞出太阳系。
是的,他成为了第一人,尽管从那之后他再也不可能回到那个小村庄、不能再去看看他的爹娘了。
但他的成长历程却很好地证明了他曾经“站位决定思想高度”的认知。
02 赡养上帝有条件?先把该赡养的老人照顾好之后再说吧!
如果给你身边安排一个带着高科技的上帝,并且给你一笔可观的赡养费,你要做的只有照顾好这位老人,你愿意吗?你能坚持多久?
反正秋生他们村里人都没坚持多久,上帝们就纷纷“离家出走”了。
理由都是没有被住家户所善待。
秋生媳妇玉莲是因为上帝“没用而且还让她家的日子过穷了”,最后因为上帝给了别的离家出走的上帝一些玉莲买来的方便面,她就把上帝气得离开了。
秋生一气之下也打包“离家出走”了,他爹气得就差动手了,质问他为什么扔下他这个养大他的亲爹不管。
秋生说,既然他爹连人类祖宗的祖宗的祖宗都可以不养,那他也可以不养他爹。
离开之后,上帝告诉秋生,他们这些老人只不过是想要和人类呆在一起而已,并且他们是真心喜欢人类身上的优点,可是人类却把年老力衰、提供不了任何价值的上帝们当成了累赘和负担。
尽管如此,上帝在离开之前也没有想着为难人类,反倒是给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构想和希望,上帝说:“只要愿意耐心等待,什么愿望都有可能实现。”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上帝和人类之间的这段短暂的相处,简直像极了目前老龄化问题之下一些家庭的现状。
在面对风烛残年、几乎没有价值的老年人时,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一直孝顺呢?
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03 移民到一个可以拥有一切的神奇未来?准备好付出代价吧!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生子,可能是看过了太多社会上发生的恋人、夫妻间那些令人发指的事件的原因吧。
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希望自己能够快速学会一切、得到想要的一切。
但假如真有那么一天,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
有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所梦想的东西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人们可以长生、可以选择不结婚生子,因为可以克隆出更多后代,或者说新的人类;人们可以在自己的某个身体器官老化之后选择换上一个崭新的;人们甚至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或者宇宙······
这样的时代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是不是达到了某些人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而伴随着这些一起而来的,则是人们不再需要动脑、不再需要用知识去解释一切;人们没有了“家庭”这一概念,只有自我;人们也失去了关于“主观”的一切。
当这种社会发展到了终极形态的时候,“24个比利”就不只是存在于小说中、存在于某个人的身体中,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类可以轻松复制/分裂出多个自我,也可以和他人(多人)组合出几十几百个新自我······
回到最开始,不知道那一部分人还向往那样的社会和生活吗?
幸好,这样的情节只是出现在了小说《时间移民》中。
我们可以不必想象、也不必等到那一天被迫去经历,就能够提前看到那样的世界,从而认真地想一想,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还好,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幸存下来的时间移民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家”,一无所有、但又曾经拥有过一切的他们开始了作为正常人类的新轮回。
就像大使最后说的那样:“以后人类还会犯错误,还会在苦难和失望的荒漠中跋涉,但只要我们的根不离开我们的大地母亲,我们就不会像他们那样消失。不管多么艰难,人类生活将永远延续!”
该来的未来总会来,适当的畅想是有益的,但太过于放飞自我的想象还是就让它们停留在脑海中或者小说里吧。
一本小说集看完,我依然是那个理科废,但我却切切实实地从中看懂了一些大刘想要讴歌和呼吁的东西,同时也开始认真地反思一些他所提出的问题。
当然,我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害怕读科幻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