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赶上剧院活动获得了一张管弦乐音乐会的门票,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管弦乐。以前出于青春期,对一切传统的东西都没兴趣,看到管弦乐表演总觉无趣,只喜欢稀奇古怪或者时髦的东西。
本场音乐会也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无锡地区的首场演出。音乐会分上下场共6曲,曲风各有不同,时刚时柔,或悲伤或期望,或思念或亢奋。整场表演民族气息浓郁,同时结合了时代特色,是一场传统经典与时代精神交响辉映的完美表演。
指挥家的重要性
有些人可能对指挥家的角色存在误解,以为指挥家只是个“打拍子”的,加上演奏家们其实并不盯着指挥看,因而更显得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一场音乐会的成功,指挥家功不可没。
按照音乐圈的角色分布来讲,就像严伯钧老师曾在得到专栏《西方艺术课》中说的,作曲家就好像一部电影的制片人,指挥家就好像电影导演,演奏家就相当于演员。随着音乐的发展,指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到了20世纪,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去世,留下海量的作品,诠释作品的主动权就到了指挥家手中。指挥家不仅要演绎作品,还要加入自己的艺术理解,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指挥家的地位也变得格外重要。另外,指挥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乐队训练上而非表演现场。乐谱对音乐而言只是一个骨架,只有靠指挥对每一个音符、乐段、乐章的精确理解,才能把“肉”填进去,一部音乐作品才能成为完整的生命体。排练时,指挥家需要协调不同乐器组之间的沟通,帮助乐手们理解整部作品,而在台上演出时,只是在关键处给出点拨和提示。最后,一个优秀的指挥家需要懂很多专业作曲家才懂的音乐知识,例如音乐史、和声曲式分析等,此外还要锻炼耳朵的灵敏度,掌握一两门乐器,并且充分了解每一门乐器的技术特点和难点,是非常全面的一种学习,也是音乐圈中最全面的一种职业。
用运营思维来讲,音乐会相当于一个产品,观众即为用户,而指挥家则是“运营”媒介,发挥着对接产品和用户的功能。指挥家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用户反馈,变换角度对演绎作品进行解读,最终定性作品。在台上表演时更是直接向用户输出,吸引用户眼球,提升产品知名度。台上的指挥家更像是表演家 + 体验师。台上表演时,指挥家全身心投入到音律中,像是要用全身的细胞来演绎这段音乐,协助用户对产品进行解读。又像是个产品体验者,沉浸其中,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美妙,反馈产品信息。
乐队精神
这场音乐会带给我的另一个震惊之处在于乐团的精神。乐团含有多种乐器,且几乎每种乐器都有不止一个演奏家,而音乐旋律相当紧凑,容不得一点马虎,这时乐队的协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队是个典型的协作案例,任何一个想宣扬自我的演奏家都会使演出致命。
说到精神,乐队的敬业精神也是令我佩服的,他们必须身心百分百投入,直至结束。甚至最后一曲长达30分钟的乐曲也需要一气呵成。
听音乐会的礼仪
服装不可随便
由于它传承下来的隆重气氛与艺术氛围,因此一般听音乐会,服装方面最好是讲究一点好。倒不用穿着晚礼服那么夸张,但也不能随便。
迟到等候
管弦乐音乐会一般会在上半场安排一首序曲当作开场,然后是一首协奏曲,下半场则是一首交响曲。音乐会一开始,即会关闭所有进出口大门,等到演奏完序曲后才会再开,接下来的协奏曲开始,进出口再度关闭,直到中场休息时门才会再次开启。所以,假如迟到,请在门口等一下。
掌握鼓掌时机
一般来说,乐曲之中有许多章节,而章节之间拥有极微妙的、藕断丝连、一气呵成的关系,因此两个乐章之间没有鼓掌的必要,否则就会出现扰乱演奏的问题。
为了掌握鼓掌的时机,可以试试:
第一,事前了解演出的曲目。比如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乐曲为《太阳颂》,分4个章节,分别为《踏江》、《挑山》、《思念》和《太阳颂》,乐章之间起承转合,紧密相连,无需鼓掌,指挥家也在演奏结束时提到了这点。
第二,注意指挥者的手。鼓掌前应观察指挥者的双手是否已完全放下,音乐是否有完全停息的气氛。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音乐或乐曲时,更要注意。
第三,不要跟着别人鼓掌。有时候无法确定乐曲是否已经演奏完毕,这时就得观察指挥或演奏者当时的姿势和神态加以判别,不能单靠听觉,有时还将依靠视觉。所以,有时需要自己下判断,以免胡乱跟着鼓掌。
安静倾听
安静倾听是音乐会最起码的礼貌,这不仅表示对演奏者和其他观众的尊重,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修养。一般来说,音乐会一般都在剧院歌舞厅演出,厅内音效极好,因此应尽量避免发出噪音。进场时,检票员总会细心提醒观众寄存可能发出声响的物品。
谢幕离场
一般来说,音乐会结束时,演奏家会起立,面朝观众并鼓掌,至指挥家退场后,再依次离场。观众则应全程鼓掌至演奏家均已退场后,再起身离开。而本场音乐会却有许多观众在指挥家退场后便也离开,表现出对台上演奏家的不敬。
写在文末:
我是木旸,一名生活体验&思考者。
欢迎留言,与我分享你对生活的感悟!
喜欢或鼓励我,就请点亮文章下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