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进行暑假社会实践过程中,从选题一直到活动的策划、开展,我们均得到了指导老师的中肯建议及支持。虽然作为还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我们在准备阶段和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一次实践调研活动还是使我们收获颇多的。
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
1.实践主题内容方面: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主要研究的是“特色农业发展”在安徽省内各乡镇的实施现状,并通过实地考察来了解当地政府的相关科技兴农政策对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升产生的积极影响。
为了较为全面而突出地探索具体政策实施状况,本次实践选取了安徽省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落后的两个乡镇作为样本。在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分发问卷、实地走访、与政府人员间的积极探讨、走访贫苦户等多种方式。相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两个地区的特色农业项目、发展前景、未来规划以及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也从与政府职员的交谈中,了解到了政府对于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的大力补助与支持;通过翻阅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了解到了目前农业发展逐渐从“注重量变”转向“注重质变”,农业结构也随之向“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此外,在跟随扶贫办走访当地贫困户时,切实与农户进行交流,了解政府的福利政策——免费帮助育苗、定期派遣专家进行指导、义务提供大型机械进行播种及收割……种种切实的政策让我们对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树立了更强的信心。
2.个人层面: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在前期准备工作、还是后期实施过程,我们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包括查找到的资料与实际存在偏差、问卷设计中有些问题相对不够合理、走访过程中对道路不太熟悉等多种问题。可以说,我们是在改进中实践,实践中进一步改进。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了“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除了在困境中提升了自我,增强了实际执行力。我们还在不断与村民和政府职员的交流中锻炼了胆量,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范。
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在抽取样本方面,由于经费以及时间限制,本次所抽取的乡镇均距离不算太远。虽然我们通过选取了特色产业结构相去较远的乡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到总体来说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2.在问卷设计方面,一开始考虑到了农民的知识水平问题,简化了相应问题,但是对于相关术语的解释不够充分,且不够通俗易懂,有些农民仍然难以理解。
3.搜集的资料与实际有一定偏差,将调研过程理想化,但是在实施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实践中的感受
其实这一次前往的两个乡镇,都属于经济比较落后,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地区。我们要去的镇政府也距离车站很远,吃的东西也比较简朴。每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半条命都快没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满足与快乐。除了因为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次实践的目标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极为淳朴的民风和乡民们的热情——无论是主动开车送我们去实地考察的政府人员、路边主动为我们指路的老奶奶、还是在探访过程中积极配合的可爱村民们,都让我们难忘。与其说这次实践提升了我的能力,不如说它让我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解放了出来,体会了一把真正的“慢生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实践经历不仅更加深入地探究了“特色产业兴农”在乡镇的施行和发展状况,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锻炼机会,是一次对我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全方位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会从书本中“走出来”,学会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储备用于社会实践当中,不能单纯地存活于“理论世界”。同时,在遇到挫折时也要善于发现转机,微光永远会暗藏于黑暗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