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不讲道理,那也要确定他是在哪个层面不讲道理。因此,对道理的不同层面进行厘清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集将会对哲学论证的三重道理做一个概观,会讨论到以下要点:1.三重道理的内涵与应用范围;2.生活中,这三重道理如何体现;3.三重道理的一般运用规则。
文稿
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徐英瑾,非常开心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继续来讨论这个话题,用得上的哲学。
我们今天这一集的任务,是要对哲学论证或者说讲道理的活动所牵涉的三类大的道理进行一个概观。大家又说了,讲道理就讲道理了,你还对讲道理进行分类,你干嘛?道理非常简单,这件事本身是要讲道理的。
你跑到医院里去看病,骨科的看骨科病,神经科要看神经科的病,皮肤科要看皮肤的病,医生之间有分工,才能对症下药。同样道理,如果有人说话胡搅蛮缠,做了一个错误的逻辑论证,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对他哪里发生了错误进行一个厘定。
三重道理:逻辑之理、语义之理与经验之理
我们在检验一个论证是否有效的时候,也要精确地判断出它到底是哪个层面发生了问题。于是我们就有了三重道理的区分,哪三类大的道理呢?就是逻辑之理、语义之理与经验之理。
1. 弥漫宇宙的逻辑之理
什么叫逻辑之理?逻辑之理就是根据逻辑推理规则而确定的讲道理的方式。
我们就随便举一个例子,如果小张的钥匙在他的小包里,而他的小包又放在他的大包里,小张的钥匙在哪里?显然就在他的一个大包里。
第一个前提就是小张的钥匙的确在小包里,而且他的小包的确在他的大包里,这两个前提如果都是对的,从这两个前提当中,就得到了第三句话,也就是结论,他的钥匙在他的大包里,这就是逻辑之理。
逻辑之理的特点是什么?你不要做任何的经验调查,你甚至也不需要对语词的含义进行深入地考究,比如一个人如果连钥匙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把钥匙以为是一种食物,他也能够得出钥匙在他大包里这样一个结论。逻辑它是一个弥漫宇宙的东西,它的覆盖范围是什么?我认为是整个世界,无所不在。
2. 语言能到达的语义之理
第二个就是所谓的语义之理,就是奠基于我们使用的语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的那些道理。
相关的一个例证是这样,如果小张他买了一只包包是咖啡色的,它必定也就是褐色的。为什么呢?因为咖啡色和褐色它指的就是同一种颜色。
你要知道这件事情,你就必须真的要知道咖啡是什么颜色,你要在语词和语词所指称的这种具体的颜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这些词的意义是什么。这和前面的逻辑之理是有差别的,逻辑之理里面你可以完全不知道钥匙是什么。
语义之理它的适用范围是多少呢?就是我们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这个世界。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我们语言所能表达的世界,可能要比我们的世界本身来得小一点,我们必须得谦虚地认为,我们人类的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
3. 虽然局限但却有用的经验之理
第三重道理是什么?是经验之理,它是奠基于我们既有知识框架和背景知识的道理。
经验之理的一些具体的案例是什么呢?就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这种推理,这个小子能够考上北大,这是不现实的事,他以前的模拟考的成绩都这么差,他怎么可能会考上北大?他考上北大这件事情,尽管它在语义上是没问题,在逻辑上也是可能,但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事不太会发生。
这一重道理它的适用范围,相对来说是局限于我们的经验,而且它推论的结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的确存在着某个差生考上北大的逻辑可能性。但是它却非常管用。比如警察要判案子的时候,往往会找那些有前科的人儿,而有前科的人的确他犯案的概率要比别人高这么一点点。
很显然,我们的背景知识和我们的常识所能够覆盖的这个世界,要比语言所能够覆盖的世界稍小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言能够覆盖一些在经验上看来很荒谬的事情。比如昨天晚上我和美国的某个政要在月亮背面喝酒,这句话是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的,你也可以理解,但显然不符合经验之理,这事不太可能会发生。
不讲道理这件事,我们天天干
好了,我们说完了这三重道理之后,我就要举出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证明在一个更复杂的环境中,使用这些论证的道理来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
1. 马未都:司马光没有砸缸
首先我们来看逻辑之理。比如说文物鉴定,马未都先生曾经就和一个宋史专家进行过一场对谈,里面就讨论一个问题,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有人在市场上买了一只缸,是宋朝的缸,这是司马光砸的那个缸。马未都就会跳出来说这肯定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马未都会告诉你,在宋代制作缸的技术,做不出这么大的缸。
这里面就是个逻辑问题了。这有两个命题,司马光砸缸是真的。如果司马光砸缸是真的,那么司马光那时候真的有一个缸给他砸,而且这个缸会大到能够装一个小孩。马未都会说,这样大的缸是不存在。显然一个说缸存在,一个说缸不存在,那不就是逻辑矛盾吗?
2. 你喜欢吗?我暧昧
讲完了逻辑治理以后,大家就说了,语义之理我们该怎么看待?难道我们在生活中会搞不清楚咖啡色和褐色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吗?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犯下语义层面上的错误。比如很多大的领导到不同的地方去视察工作,他经常说我们非常重视你们部门的工作,我们也非常重视你们部门的工作。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了,重视这个词的语义是什么,就是把某物当成聚焦点,然后忽略他者,这叫重视。你如果什么都重视的话,平均用力,实际上你就等于没有什么都重视了。大家可以想想看,我们是不是经常犯这样的一个错误?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爱模糊,也就是我们不愿意说清楚现在的状态,说话有可能都会留有分寸,觉得把说话说得活络一点,不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清楚,以后为人处事就有好处。有人生了病了,就说你到底是生病还是不生病,他也就含糊其辞。在恋爱的时候也说,你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也是含糊其词。
我承认含糊其词在一定情况下是有用的,我自己也有另外一门课程叫《暧昧》,在日本的文化里面有很多情况是说不清楚的,但是在有些特定环境中,暧昧是要闯大祸的。你保不齐别人就会往坏的方向来想你,你也保不齐有人会错你的意思,把你往沟里面带。
比如在法律文书书写的时候,你必须要写得很清楚,你现在是离婚, 还是单身,你不可能在这几种可能性之外,再发明一种新的可能性,说我的状态暧昧,那警察肯定不理你的,是不是?如果你这么写的话,人家就没有办法给你进行一个有效的社会归类和推理了。
如果在外交领域的话,我们如果要学某一些人的做法的话,那可能会引起国际灾难。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两广总督叶名琛,他就是所谓的“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他面对英法侵略军的进攻,采取的策略就是如此的模糊,最后反而给敌人以某种借口说,你是一个没有办法和我进行有效谈判的野蛮人,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使用武力对你进行攻击了。
3. 张三被外星人拐走了?
我们再可以去讲讲经验之理。关于经验之理,我们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比如张三他失踪了,失踪了以后大概过了24小时、48小时,可以到警察那里去报备,然后警察就会问了,张三有没有仇家?会不会被别人绑架?张三没有仇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有一个小警察提出一个可能性了,张三是被外星人掠走了。大的警察肯定会说,你一边凉着去,不要在捣蛋。
张三被外星人抓走这件事情,请问在逻辑上是不是可能?当然是可能的。在语义上有毛病吗?在语义上它没有产生任何不通的地方,但为什么警长就要把这个可能性给排除掉了?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的经验。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没有任何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支持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一个结论,你随便假设这件事就显得过于轻浮。
让经验去指导逻辑
讲到这一步,我们就要把三重道理的理想运用规则给说一遍了,就是你要做事情的时候,你要的三步走的计划是什么。
第一步,你要看看你要做的这个工作的规划,在逻辑上有毛病吗。比如你明明知道你的口红在小包里,你的小包在你的大包里,你应该去找大包,但是你的工作计划却不说找包的事儿,那么你的整个方向就错了。
第二步,是不是语义上的一个问题。你明明知道你的口红是一个红色的,你却要说我要找的这个口红它是冷色调的,这就是脑子糊涂。你怎么可能找到一只口红,它同时是红色的,又同时是冷色调的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了。到哪里去找包呢?有人如果说我们要到UFO上去找包,你就把他赶走了,因为世界上可能未必有UFO这个东西,这不符合我们的经验。
讲到这一步以后,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中的循序渐进。在真实的生活当中,我们还要把三者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我一开始就讲了,逻辑之理,它管的是世界的整体。语义之理,它管的是我们的语言所能覆盖的世界。经验之理,能够覆盖的,则是我们的背景和常识能覆盖的世界。
这三个世界从大到小显然是有一个重叠的部分,我们人类所处的现实的状况就是这三重道理相互交叉的环境,所以具体要用哪个道理,还是要妙用于心。不能够机械地说一定要从哪里出发,要看哪个东西,第一步就触发了你的论证思维的启动。
好,今天讲到这一部分,我们就把这三重道理之间的关系大致地讲清楚了。逻辑之理是像金字塔一样,是起地基的作用,当中的一层是语义之理,再上面一层是经验之理。我们往往是在最上一层活动,但我们在最上一层活动的时候,我们的活动也预设了地基的存在。如果地基塌了,我们也都塌了,所以三者往往是彼此交织的。
因为我前面也讲过一个观点,就传统的批判性思维,它比较重视的是逻辑之理,我可能会强调语义之理,特别是经验之理更多一点。逻辑之理很重要,语义之理也很管用。但是在逻辑和语义都说得通的情况下,你仍然要用经验来进行校准,否则的话,你仍然可能会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