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一个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就这样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
卡勒德胡赛尼,一位现居美国的阿富汗作家,如果你读过一本关于阿富汗的书,极有可能是出自他的笔下。《追风筝的人》是胡赛尼的处女作,讲的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胡赛尼曾说过,他想展现阿富汗除了媒体勾画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之外的另一面,然而,他笔下的阿富汗也并不美好。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他们情同手足。哈桑忠诚、善良、正直,对阿米尔死心塌地;阿米尔是另一种性格的人,他沉迷于读书,做事唯唯诺诺,显得过于怯懦,每当有人欺负他的时候,总是哈桑挺身而出。爸爸因此总是嫌弃阿米尔,觉得不像他。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在一次斗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勇夺冠军,哈桑在为他追风筝的归途却被阿塞夫等人拦住,并被他们以令人不齿的方式侮辱。这一切都被阿米尔看到,但他却没有勇气为哈桑挺身而出。
之后的日子阿米尔因为愧疚而无法面对哈桑,背负谎言的日子令他并不好过。他希望哈桑来报复他,破门而入将他臭骂一顿——这样事情会变得容易一些,变得好一些。但哈桑没有这样做,甚至于当阿米尔向哈桑扔石榴,一次又一次,试图激怒他,石榴打在哈桑的胸膛、肩膀上、身上,果汁染上哈桑的脸,弄得他满身血红,他也什么都没有做。这种负罪感压得阿米尔喘不过气来,他必须采取一些不光明的手段来赶走哈桑。哈桑知道他的用意,却没有揭穿他,在背叛和误解面前还是袒护着阿米尔。最终,阿里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第一次见到爸爸嚎啕大哭。
后来俄军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爸爸逃到美国生活,彻底和哈桑没了联系。美国,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而对阿米尔来说这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在这里结婚定居,美国给了阿米尔美好的生活,但当年对哈桑的背叛这个秘密却一直如影随形。直到接到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阿米尔重返阿富汗,才听到了关于哈桑的消息,也知道了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这个事实。拉辛汗请求阿米尔回喀布尔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回来,阿米尔在冒险去喀布尔和美国美好幸福的生活之间摇摆不定,拉辛汗告诉他,”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为了完成自我救赎,阿米尔回到了被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却发现索拉博被一个塔利班头目从孤儿院带走了,而这个头目正是阿塞夫。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付出点代价,在阿米尔被毒打得体无完肤之时,他终于感觉到了,他的心病痊愈了,自十三岁那个冬天以来,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后来,阿米尔和索拉博逃走了,经过种种困难,阿米尔终于把索拉博带回了美国。但凄恻往事给索拉博留下的伤痛太深,他沉默、麻木、眼神空洞、拒绝说话,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在一年后的某个阴冷雨天,终于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在阿米尔割断了对手的风筝线后,一个斜斜的微笑在索拉博嘴角出现,事情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很慢,但毕竟发生了。阿米尔问索拉博”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索拉博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一如当年哈桑对阿米尔。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童年时代在阿富汗度过的幸福生活,后半部分则写了美国生活,哈桑和阿米尔的感情线索一直贯穿全文。他们是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但却性格迥异,因此父亲一直都很冷落阿米尔,觉得他懦弱无能,却比较偏爱哈桑。也正是因为父亲的这种偏袒,为了赢得他的偏爱,才是阿米尔背叛哈桑的根本原因。到了成年之后,得到哈桑是自己的亲弟弟,阿米尔才慢慢理解到父亲的为难,他是社会承认的、合法的儿子,哈桑却是没有名分、不被接受的儿子,这个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高贵品质,但身份低下,成了成人世界尊严和荣誉的牺牲品,并且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父亲曾经对阿米尔说过,盗窃是不能被原谅的罪行,是所有罪行的原型。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了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但是父亲不正是一个贼吗!他偷走了阿米尔和哈桑知道真相的权利,偷走了阿里的荣誉和他自己的尊严。正是这种种矛盾撕裂着他,使他不能平等对待这两个孩子。多年后,阿米尔重返喀布尔,是一场对背叛哈桑的自我救赎,未尝不是对父亲犯下的罪行的救赎。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指哈桑,还有阿米尔。哈桑追的风筝代表的是友谊和兄弟情,阿米尔追的风筝则是为了完成一场灵魂救赎。小说不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它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摧残的国家,除了苦难和不幸,它也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友谊、正直、善良。
来自《追风筝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