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书桌正前方的窗户望出去,几棵树隐约有嫩芽在萌出,公汽车站隔着马路与树和我们的楼遥遥相对。每年从春到夏,树叶从稀疏的嫩绿到郁郁葱绿,叽叽喳喳的鸟叫换成盛夏的蝉鸣声,十年来都不曾改变。
每当写字看书累了,我看着外面发会儿呆,看一趟趟公汽来了又去,乘客上了又下,随季节看树叶黄了又绿、落完又重生……窗外一幕幕变换,又相似又不同,无穷无尽,我仿佛看着时光在流逝。
想起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从前什么都慢,而今什么都怕慢,步子早已迈得又快又大,只顾得用脚走,不用心去走。凡事直奔目标,不强调过程。这一路上我们丢失了多少宝贵的东西?而这些早已被只要目标的人弃之如履。
一场瘟疫,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节奏,改变了每个家庭的节奏,也改变了很多人。
看起来,我好似没有任何变化,隔离多少天对我也都没有影响。写字、画画、看书、喝茶,摆弄几盆不长花的植物,做各种意念中比真实味道好的食物。我本来就嫌去菜场买菜耽误时间,总是选择京东到家买菜。我本来也不喜欢运动,这下更有了不动的理由。就算不因疫情,我也是个“何妨一下楼主人”。
可是,有很多天,我都无法只在最爱的书画中纵情,那些受苦难的以及逝去的人,那些残缺以及消失了的家庭,那些隐忍巨大悲痛仍然为他人服务的人……我从未因为他人而感到如此强烈的心痛,却又在破败的罅隙里看到人间美好。我从未象现在这般关心政治、经济、民生,如果说我之前的人生岁月是万般静好,那瘟疫就好像为我打开另一扇窗,让我看到真实的人间。
我开始思考我爱的书画,那些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到底因何而生、为何存在,又为何能流传?我看到有些艺术家不仅仅只关心手里的笔,他们更关注笔下表现出的精神与力量,他们会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现实,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画几位举光前行的人,但是真实的情感与赋予画面的意义在作品中跃然而出。这样的艺术家是多么稀少而珍贵。
我看到几位了解或不了解的作家用自己的笔书写,记录是为了呼唤时代的正义与自由,也是为了不忘却。
我看到几位敢于发声的明星,她们不因自身已具有的光环而倨傲而冷漠而逃避,她们也会因集体的悲痛而痛,且尽全力去帮助他人。那一刻,她们不再是荧幕上里扮演各种角色的某某,而是发光的普通人。
一场瘟疫,让我们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我们曾经有的悲伤、愤怒都会因疫情的结束而欢呼、喜悦,但是有一些人永远不会再有喜乐,心中的悲痛也永远不会消失。
悲歌与凯歌都不该忘却,不该忘却的就该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