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简介: 雷交,女,37岁,中共党员,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小学一级教师,长安区“学科优秀教师”,长安区教学能手,“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西安市优秀乡村教师。
教育感言:少一点随意,多一点认真;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苦干;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叹息,多一点关心;你会觉得孩子多了一份可爱,生活多了一份阳光。
人生格言: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心灵共鸣 遇见美好
——读《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
2005年9月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教师生涯,回首这十五年,我所带班级纪律不错,卫生习惯不错,参与的各种活动不错,学科成绩也不错,在感受收获喜悦的同时,更多的是疑惑与迷茫,因为在学生面前,我总是那么的严厉,我总是那么的威严,总是那么的走不进学生的心里,有时也会自我安慰到:孩子们还小,等他们长大了就会理解我,就会感激我,可是真的如此吗?
2007年7月随着儿子的出生,我升级成为了妈妈,满怀着期待,满怀着期许,想要儿子多么多么的优秀,可是现实却是一地鸡毛,如今儿子已经初二,习惯不好,在班里总是违纪,作业偶尔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严重缺乏自律,回想儿子出生到现在,我感觉自己很失败。
从工作到家庭,这些疑惑、迷茫、失败,让我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考。教育,教书育人,四个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做起来真得太难太难!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一次培训,一次讲座,一位老师,一本书的推荐,让我感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肖培东的又一力作——《教育的美好姿态》。
我想作为教师,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的学生是最棒的学生,作为妈妈,每一个人也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妈妈,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到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教育的美好姿态》给了我答案:教育就是耐心加智慧。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有顽劣、有拒绝、有叛逆、有对抗,面对这些也许愤怒的脸颊、严厉的批评、厉声的斥责、握紧的拳头会奏效,但这只是一种打压,这绝不是教育。面对此情此景,这时候需要我们平静的语调、依然温和但内晕着力量的声音,还有我们的微笑和紧紧盯着孩子们眼睛的目光,也就是说,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要调整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平静的去面对,我们应该慢慢的去引导,我们应该耐心的去沟通,我们更应该智慧的去帮助。帕克·帕尔默说过:“心灵深处之地心灵深处才能产生共鸣。”教育的润物之功,多半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但是却能唤起孩子的内心觉醒,所以就让我们在课堂上,在家庭教育上,慢慢来、耐心点、最终一定会成为教育的智慧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仅要育人,我们也要教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因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重要地位,以及对于孩子成长的奠基性作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努力方向到底该是什么呢?借用《教育的美好姿态》书中的原话来阐释:“语文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教学就承载多少。尴尬无力的教学背后,一定是你肤浅单薄的阅读。春天的大地上,留下了多少犁铧的印痕,秋风就会为你摇曳多少的歌唱。语文教学的起点,是你的阅读”。所以,爱语文,就让我们从爱阅读开始吧,让我们在阅读中丰富、发展、超越自己,让我们语文老师也因我们的阅读站成一棵树,一棵有着散文的叶、诗歌的花、小说的根、哲学的土的一棵树。让语文课堂犹如一股风,所有树下的聆听都化成文化的河流,睁开眼睛,都能遇见最美的自己。
有了阅读的积淀,就能教好语文,就能成为好的语文教师吗?真得非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需要用我们深厚的阅读功底加上精彩的导入,环环相扣的推进,充满悬念的等待,以及鲜亮地激活思维的问题等等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再慢慢地,让学生在我们无比动容、无比真情的讲解中不希望下课铃声响起,想听出山水,听出风云……让学生爱上那些美丽的词句,爱上文学,爱上写作,催生出学生爱语文的一颗心以及学生神往阅读的灵魂,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真的成功了,正如朱自强先生所说“在本质上,在语文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不是语言,而是学习通过语言建构心智世界的能力”,所以归根结底,什么理想课堂,什么生态课堂,其实都不如老老实实打下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再来切切实实地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孩子真真切切地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教育,教书育人,教语文育好人,需要耐心与智慧,需要教师自己热爱阅读,更需要教师想方设法的植根阅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到这些那么你定会拥有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它不是理论的堆砌,它是一篇篇充满着教育教学智慧思想的故事,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我已心如明镜,已然折射出了我前进的方向,而我要做的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的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