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30年聚会,作为大家公认的小张罗,晨负责聚会的活动安排和组织。
聚会中有一个环节,用PPT展示同学们30年前的照片和今天的照片,于是晨在群里发消息让大家报送照片。很快照片就搜集来了,几十张年轻的脸、几十张变老的脸,晨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些照片。30年前,穷学生拍张照片不像今天这么容易,举起手机随随便便就拍了,那时候要去照相馆,而且大家都没钱,于是就有很多合影,双人的,三人的,居然有一张照片是五个人的,五个男同学摆着姿势,拍了一张如小虎队般的照片,太好玩了,晨看得哈哈大笑。突然,晨不笑了。照片中,最下面那个人,看着非常熟悉,可是她居然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她颓然地望着照片,想。突然,心脏别别地痛了一下。那个名字,神奇的出现在大脑中。是的,是他,小非,莫小非。
想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晨的脸腾一下子就红了,心脏也咚咚的跳得快了。
30年没见,30年没有呼唤那个名字,她都快忘了他的模样、忘了他的名字。可是,一旦想起,记忆就像打开的闸门,那些青春的日子洪水般涌来。
那时候,他们住校。女生宿舍窗前是篮球场,每到中午,那些洋溢着青春荷尔蒙的男孩子都会来打篮球。很多女孩子嫌吵,可晨一点也不,她喜欢中午坐在床上看书,看着窗外,看着那些打球少年中的一个。书,不过是遮掩的武器,她常常只看窗外,忘了看书。
球场上有一个身影,深深的吸引了她,一个个子高高的,有点瘦的男孩子。室友琳偷偷和她说:我喜欢健硕的、一身肌肉的男孩子,还一副花痴的样子。可晨就喜欢又瘦又高的男孩子,看他在球场上闪转腾挪,看他和队友嘻嘻哈哈。他笑的时候,脸会微微上扬15度,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每次看见他笑,晨的心里就会犯花痴,好像坠入了深渊,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
有一次和别的班搞联谊活动,晨给琳占了一个座位,琳还没来,可是,那个男孩子来了。他径直走向晨,笑嘻嘻地问:这里有人吗?晨当时就沦陷了,周围的一切都不在了。只剩下那15度角的微笑和一口白牙。晨慌乱地点头,他挨着晨坐下来。一个班级突然坐了两个班的孩子,拥挤可想而知。可是晨喜欢那份拥挤。她完全没有看到琳走进来怨恨的眼神,她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那个人身上。隔着夏季薄薄的校服,对方的体温仿佛都传递了过来。晨一会冷、一会热,全身的汗毛好像都立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发烧了,有点眩晕。该晨起来发言了,晨站起来的时候,踉跄了一下,有一只手扶住了她。她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觉得那双旧了的鞋有点丑,喜欢的白衬衫今天也不够白。
就这样,整个高三,晨都在眩晕中度过。后来读了大学,离开了那个小镇,去了外地,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人,再也没有说过那个名字。
同学聚会,大家陆陆续续到场。那个曾经的男孩子-莫小非走进来的时候,晨在座位上没动,看着他笑着和别的同学打招呼。还是15度的仰角,还是一口白牙,还是当年熟悉的眩晕。晨在心里轻轻叹息:多少年没有了这种感觉,好像和青春期一起消失了。
同学会闹哄哄的开场了,晨和莫小非一起主持。晨的心里小鹿乱撞,可是已经学会了掩饰。有一个游戏环节,一个人向右边人说:我爱你;右边的人接着说:不要脸。然后一直这样传递一下。游戏是晨设计的,晨对莫小非说:我们两个先给大家演示一下。莫小非很为难地看着她,说:你自己来吧。晨说:不行,必须两个人。大家也都起哄,于是,他很快速的说:我爱你。晨没有说“不要脸”。而是说了一句:当年你为什么不说?下面的同学哄的一下子笑成一团。晨在心里却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
后来,酒喝嗨了,大桌敬酒变成了小范围私聊。晨和莫小非握着酒杯聊天,莫小非有点喝多了。晨听着他絮絮叨叨的说着过往。
莫小非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县里的一家工厂做技术员,是单位唯一的本科毕业生,本来以为到基层单位能受重视,谁想到领导就喜欢阿谀奉承之辈,像莫小非这样的知识分子根本就不受重视,中专毕业的领导生怕他超过自己,各种打压。唯一一次到大学进修研究生的机会,莫小非特别想去,可是领导说给更需要的人,没有他的份;技术室的主任居然是个专科毕业生;老婆嫌他没出息,挣不来钱,回家也爱答不理......
莫小非一边说、一边喝酒,也不吃菜,那些不愉快仿佛就是下酒菜,说的越多,喝的越多。晨忍不住伸手去夺他的酒杯,他突然握住她的手,说:我当年喜欢你,你知道吗?
晨一直盼着这句话,以为听了这句话应该脸红心跳,可是她居然没有。
眼前的这个男人,曾经是她青春期最深刻的回忆,最美好的回忆,是她最想见到的一个人,可是她现在后悔来参加同学会,后悔来见了他。因为,他毁了她心中的那个男孩,他毁了她的美好。只见一面,他就治愈了她的思念。
一个年轻人抱怨单位、抱怨领导、抱怨不公很正常,而一个中年人还有如此抱怨就很不同寻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的社会适应性出了问题。
年轻人以为我大学毕业可以拯救地球是可爱,中年人以为我大学毕业就该如何如何是幼稚。
首先,这世上就没有应该的事情。谁说大学毕业就应该当领导、好事就应该是你的?即便30年前大学毕业生稀缺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道理,更何况今天大学毕业不过是一种经历,不再是一种优势。
其次,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适者生存。适应,说白了是在妥协和自我中寻找到平衡点。完全妥协,自己会看不起自己;完全自我,别人会看不上你。所以,所谓的人际关系游刃有余,是在妥协与自我之间自由来去。
第三,人到中年还活不明白,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你总该越活越明白。有些事不能超越年龄,但是到了该明白的年纪,你还不明白,就好像花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季节,一生中的绽放越来越少,也许就此枯萎下去。
第四,改变永远比抱怨更有价值。其实毁了我们的不是改变,而是不改变。当你的社会适应性出了问题,当你四处碰壁的时候,你是坚持还是改变?首选的应该是改变,先活下来再坚持自己。
第五,你的抱怨不过是你低能的表现。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越缺少什么,一个人越抱怨也一定是想得而没有得到。就像莫小非的抱怨,他何尝不想和领导处好关系?他何尝不想事业腾达?可是他空有一纸文凭,没有其他配套能力,尤其是人际关系能力,于是他的短板决定了他的高度。
晨盼着聚会早点结束,她不想再见他,因为只见一次,他就治愈了她的思念!
想学会与人交往,请购买杨老师的书,当当淘宝京东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