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应无锡市儿童文学学会邀请来无锡讲学。当天下午,连元教育集团连元会堂内座无虚席,梁溪区各小学400余名语文教师纷纷前来聆听曹文轩教授的“文学美育与语文”的精彩演讲。
“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读书是一种信仰,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起点,但是能改变一个人的终点,每一个人都要读一些为自己的精神打底的书,这些书就是体现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曹文轩认为语文教学的一大担当就是审美教育,从这种意义上讲,语文课就是审美课,“语文老师是一个学校品质的建构者,要倡导阅读文学作品,告诉孩子世界的本质是美的。”
现场,曹文轩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畅谈了小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巧,“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他告诉孩子,“财富就在脚下”,强调写作者要注重生活积累,日常生活写作要勇于“折腾”,深入挖掘;要善于观察生活,“凝视”身边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曹文轩也寄语老师、儿童文学新人,希望他们能写出“有温度的儿童创作”,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也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并担负起推广阅读的重任,把最好的书推荐给孩子,关注他们阅读的姿态。
2016年12月30日,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听这位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谈语文、谈教育、谈阅读……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曹文轩解释说,他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认为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学生如果不把语文学好,那么他在数学和物理领域的建树也不会很高。语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思维质量的高低以及表达世界的力量的强弱。”在他看来,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是曹文轩“最珍贵的记忆”。曹文轩的语文教师是南京大学毕业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他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语文教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望着下面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大概一个星期之后,语文老师走上讲台讲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说,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然而,在此之前,曹文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夸赞他是写作文最好的同学。“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曹文轩说。晚上,他回到学校,来到了语文教师的宿舍门口,她拉开了门,拿着曹文轩的六本作文本说,“每一本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曹文轩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
对话与独语兼而有之,才是语文课的理想国
“现代课堂并不应当是以讲课者的失语为代价。对话与独语兼而有之,相得益彰,那才是语文课的理想国。”曹文轩说,以前中小学课堂是老师一统天下,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这是固定不变的模式。不过,目前不少中小学的课堂颠覆了这一模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至少在公开课上,师生们平起平坐、其乐融融,讲者对听者有着无尽的信任、尊重和期盼。“我们看到了一种变式,从前那种忽略听者、纯粹的一问一答的满堂灌,一夜之间演变成了讲者的不作为。而我们却将此误读为教学民主、现代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