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7月,在还不知道什么是coding的情况下,我在自己的志愿报考栏上写下了软件工程四个字,当时仅仅是觉得blog、淘宝、QQ都挺酷的。到了大学,发现软件工程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也开始了解了什么是coding,了解了之前觉得很酷的网页,游戏,APP是怎么做成的。大学期间由于课程需要,自己也会去做一些简单的网页、游戏,虽然只是简单的demo,但这个造物的过程还是给了自己极大的满足感。
在我上大学的2010年到2014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以iPhone4发布为起点,后续陆续产生了微信,小米手机,新生代巨头TMD,感觉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来。受这种气氛的感染,当时就总想着自己能去开发点什么普通用户也能用上的东西,每天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来。现在记得最深的就是当时中了《失控》的毒,一直觉得QQ的在线列表和QQ空间的feed流应该按照亲密度来打造,因为觉得这更接近人类的记忆唤起原理,激动的差点坐火车跑去腾讯大厦前拦马化腾了。当时的状态就是会点简单的开发,有一堆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是怎么把他们产品化其实是完全没思路的。后来在跟软件工程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一个叫做产品经理的角色的存在,这个角色是idea到产品化的桥梁。
之后就开始疯狂的去了解关于产品经理的知识。这其中包括看了不少产品相关的书,从头到尾看完了一众互联网著名ID的博客、微博、知乎的所有内容,试玩了当时主流不主流的各种APP,一期不拉的看完了几乎所有苹果、谷歌、小米等著名互联网公司的发布会。现在来看,从做产品的角度来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必须的,但我还是认为这些是很有用的,因为这些东西培养了自己对于互联网的热爱。现在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iphone1代的发布会,一个是张小龙那份8小时的内部演讲,他们是足够好的东西。好的东西总是能唤起人们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也是这些东西坚定了我要做一个产品经理的决心。
后来毕业找工作,由于之前暑假都忙着到处玩没有实习经验的缘故,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笔试面试并不多,只能各种霸笔霸面。由于大学时候的理论积累还是比较深的,笔试及面试的前几轮都比较顺利,因为都是相对理论化的东西,但后面接连几次在终面的过程中被pass,还是对自己打击比较大的,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产品。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回过头来看,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在书上、网上看的东西还是比较理论化,欠缺实操细节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记得当时新浪微博终面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提高新浪微博的发布量。我当时比较模板化的从用户调研,到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回答了一堆。当时面试官直接不耐烦的说,你直接说你具体要干啥。当时我这种回答很标准化,但其实有点像正确的废话,讲了一堆方法论才切到问题本身,而回答的点又不是很有可操作性。
后来参加工作,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出的方案总是会追求大而全,希望一下解决所有的问题;沟通的过程来回跑,但效果并不好;一直在纠结于这个按钮放哪,红色还是绿色;表达的时候没有重点。总之就是每天都挺忙的,但其实回头看也没有特别多的产出。我记得我刚开始工作的第二任老大跟我说过一句话: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而言,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成事,这个可遇不可求,但最起码我们要做到职业化,不管是写文档还是沟通表达,这是可以训练的,这样别人才能信任你、喜欢跟你合作。
从一个互联网热爱者到进入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现在的视角来看都是比较常规的问题,但在当时并没有一个资深从业者过来告诉我:从一个热爱者到从业者你还差什么;做产品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产品设计的时候你得注意节奏、聚焦问题;表达的时候你得围绕你的目的简单清晰的表达你的观点等等。在当时,我是多么希望有这么一个人。
我的经历应该还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里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应该也有部分是现在的互联网热爱者,产品新人经常碰到的。所以这本书除了会大概讲一下产品经理的基本职责和工作内容等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多是以一个一线从业者的角度,着重讲实际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怎么解决,再辅以一些具体的案例。就像新招了一个应届生,我们会怎么去带他:告诉他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怎么协作,怎么去控制产品节奏,项目启动会怎么去说,邮件怎么写,数据分析有什么坑等等。另外,最近几年产品这个职位越来越细分,以前产品职位更偏重产品设计,现在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公司越来越注重后端策略和数据分析,迭代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所以本书也会着重讲一下数据分析和算法策略部分。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目标用户群是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些初步了解的产品热爱者或者产品新人。我希望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产品热爱者对产品经理在实际的项目中怎么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产品新人能够更加职业化,少踩一些坑。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