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 新年首推
祝诸位红红火火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的心情,不受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对于史铁生的这句话感受颇深,尤其是驻足在成都的土地上。它比重庆平坦太多,开阔太多,但在成都,总能让人有皈依故乡的熟悉心情。
成都、重庆,两个总被拿来比较的城市,两地人民也暗自地针锋相对许久,“成渝世代仇”不无道理。从争抢火锅的发源地,到嫌弃彼此的方言。两地的市民也不断地探索者彼此,然而这样的探索大多伴随着对立和骂战:我们嫌他们“不耿直”,他们嫌我们是“山猴子”。 (两地都在用滑稽又可爱四川话用力的生气)
通高铁后,从家里到成都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前几天,和父母又去了成都。有趣的是,作为四十多年的重庆土著,他们对成都始终带着挑剔和审视的眼光。
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讨论成都和重庆的差别。
就这样,挖掘两座城市的同与不同成为了有趣的主题。
对于两座蓉渝二城的深度探索,我认为好友陈浩然极具发言权。作为一个求学成都的重庆仔儿,他常扛着数公斤的相机设备,在两座城市间上天入地,3D穿梭在摩天大楼和地铁夹缝中,以特别的视角洞察着两座城市的迷人之姿。
这一次,我决定和摄影师Saint Chen一起合作,让成都和重庆的面貌展现在影片光影中,并且用我们重庆人的视角,去书写极具艺术感的双城。
“彩色积木”
1
言子
重庆人是对言子儿高度自信的人种,记得地方电视台有两档黄金节目 《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都是方言台词,我永远记得《雾都夜话》神秘的开场白:“勒,不si电视剧,勒si真人真事,si 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演自己的故事。” 而粗鄙和世俗的《生活麻辣烫》是大人不愿意让孩子接触的重庆土匪文化,但我们都是被它熏陶长大的孩子,都会唱片尾的“吃串串不数签签儿,吃火锅儿才数签签儿…”
我们总觉得成都人说话嗲声嗲气的,骂起人来最狠也不过一句“瓜娃子!”。
2
食味
重庆人到成都的失望大抵是嫌弃白家肥肠粉味道太清淡,冷沾沾是吃别人剩下的。至于那些被神化的苍蝇馆子,就像到了家楼下。
“在重庆本地人的记忆里,崎岖与火爆是重庆的代名词,这两个词鲜明的表现在重庆的地形和食物里面。路,要弯弯拐拐爬坡下坎,而食物,是无辣不欢。” —— Chen
“辣条建筑”
蛋烘糕也许是成都最新奇的美味,它包容。从老干妈、麻辣牛肉、萝卜干,到奶油、榴莲、奥利奥…近二十种食材,世间口味,无所不包。
蛋烘糕体棉嘭,外脆内柔。以糕饼夹其他食物,自古早以来便是迷人吃法,如北京的煎饼果子,武汉的糯米包油条。一代又一代,因为某种味道而拥有了共同的记忆,心中的依恋兴许才是街边小吃的真正迷人之处吧,也不奇怪旅人总是对那些大排长龙对老店心存敬意,颇为好奇。它不起眼,所以只能用味道招徕客人,若看起来破败,则经历了经年累月对审核,最最不易。
在小吃上的执着和苛求是成渝两地人的共同特质。
3
地 与 驰
重庆森林,一座钢铁森林。
“钢铁森林”
“依山而建的方式造就了符合重庆特色的轨道交通,以及富有设计感的桥梁。”——Chen.
“重庆千厮门大桥”
练惯了钢铁城市上天入地的功夫,走在一马平川的街道,颇觉得心绪辽阔,四肢舒展。
最喜欢的是成都的清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居民们骑着自行车买早点。因为平缓,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静精地在地上爬动。要知道,自行车在重庆无法存活,我家的一台曾用于在小区里做运动。
“许多年前长江索道,是联系南岸区和渝中区的纽带。而现在,随着重庆桥梁的新建和重庆经济水平不断发展,长江索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更多的化成了专属于重庆人的一个记忆碎片,对于重庆人而言,索道是重庆特有地形的一个衍生物,又是重庆蓬勃发展的见证者。”——Chen.
“穿越迷雾”
“轨道交通是重庆地形的又一产物,它穿梭于山间,桥梁间和甚至楼房中间,从清晨到日暮,运载着一车又一车充满希望的人们。”——Chen.
“重庆出租车司机黑耿直,他们不得给你绕普通话。”
4
茶馆
一直有探索城市老街的癖好,拉着父母去了三条茶馆遍布的街道——北书院街,下莲池街,十一街。
但这些地方都没有让我们心动,想要寻觅、看望、甚至投奔的市井不过是家门口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当一件事物太贴近生活,则毫无美感和惊喜可言了。
我想去找寻茶馆里悠哉悠哉圈麻将的场景,上午走到那边却空无一人。母上一语道破:“谁上午来打麻将,你妈妈不都是下午去茶馆吗。” 看来我还是缺乏生活经验。
“让我们为成渝的共同癖好干杯”
5
风情
成都就像个朋克的中年少女,深夜九眼洞酒绿灯红,上午却像个老年人慢慢苏醒,在唏嘘叹惋之间渐渐生机勃勃。
九眼洞桥
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市民赋予城市的生命,人们在这里怎么生活,城市就怎么活着。
建筑是城市的躯壳,而人是城市的灵魂。
“成都可以拍的小东西多。”——Chen.
成都是细节艺术的小品
“成都有许多旋梯,无一不散发着迷人几何线条的美感”
——Chen.
喜欢看重庆层峦叠嶂的整体和成都富于规则的局部。”
——Chen.
成都无时不刻不在上演新旧间的博弈和转换。
摩登活泼的太古里深处住着庄严的“大慈寺”,环绕四周的是一群喝着咖啡的年轻无神论者,靠在椅背上做着与世隔绝的小资产阶级温情梦。 残破的灰瓦下粉雕玉琢,优雅的tiffany蓝和苹果总店与古老的建筑共生共荣。
成都太古里
从繁华的春熙路太古里移步转眼即是小市民的东糠市街和耿家巷,不知道它们是否即将被都市迷雾吞没。我在小街巷里,深夜11点排了40分钟的蛋烘糕。在这里,午夜才是饭点,活跃的是太古里的同一批人,他们可以从金光灿耀的gucci店走到马路边边坐下来嗦粉撸串。
耿家巷
成都是历史和未来感的结合。
“未来之光”
重庆的夜景,是所有人称道的美丽
一座多情多梦的城市。
“金色洪崖洞”
成都夜景中涌动着古老建筑的灰色。
“都市冷暖”
雾都是盘踞在钢铁森林里的野兽,
蓉城是微倚于古色屋檐下的美人。
一个像跌宕起伏的科幻电影,
一个像平淡悠长的情景小品。
重庆公路一瞥
因为地缘,我们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END
成都· 重庆
双城合作
摄影、文案:陈浩然× 红豆
陈浩然
重庆人,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科在读。
视觉中国,摄图网,东方Ic,海洛创意签约摄影师。擅长城市建筑摄影,喜欢以另一种视角洞察都市。
红豆
重庆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现游学于台湾高雄。
处女座
热爱美食和烹饪
有一颗怀旧的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