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入园一个月了,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而这一个月,我的工作状态基本是朝九晚十一,这一个月的内心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经历过抗拒-愧疚-焦虑-释然,在平复自己内心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些些思考,和大家分享。
2018年3月1日,点点小朋友迈出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上幼儿园了。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小朋友已经完全适应幼儿园节奏,知道每周一到周五要上幼儿园,周六周日可以和爸爸妈妈玩;每天到了幼儿园可以自己漱口、洗手、吃饭;能够大大方方的和妈妈说拜拜;回来能够讲一些简单的幼儿园的事儿。
当然,入园也并不顺利,但却在我的意料中。
第一天的懵懂,离开妈妈哇哇哭;第二天尚能哄着出门,离开妈妈再次哇哇哭,见到奶奶去接,瞬间泪崩,说我想你了;到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各种挣扎,不去幼儿园,老师你给我走开;第六天,使劲挤眼泪想哭但并没有哭出来;第七天,可以不哭了,可以大方和妈妈说拜拜;第八天,妈妈在门口多看一会儿点点,点点说,妈妈你快走吧,你赶紧上班去吧。
入园的时候,我跟老师说,点点是一个表达情绪比较强烈的孩子,但适应能力很强。我给自己的预期是两周。但我的点点居然只用了一周的时间,调整心情,调整情绪,适应新生活,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孩子虽然只用了一周的时间,而我自己却用了一个月,去克服周而复始的各种焦虑和不安。
毫无理由的排斥孩子上幼儿园
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儿上,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内心就非常的抗拒,甚至一度认为,上了幼儿园,孩子自由自在的日子就彻底结束了,总想尽量推迟孩子上学的时间。随着点点一天天长大,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入园,能和点点一起玩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我内心有了一些动摇。
真正让我们下定决心让点点3月份入园是一天奶奶抱着点点上厕所摔了一跤,好在人没事儿。我们觉得是时候让孩子上幼儿园了。一来,点点已经满3岁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完全没问题;二来,希望能够释放一些老人的精力,保养一下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儿。
接下来幼儿园的选择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难,因为可选择的根本不多,总原则就是就近、有一些口碑、价格合适,基本也就一两家可选择。我们给距离最近的21世纪打了一个电话,得知新开了一个班,就赶紧去报名了。过程看起来非常顺利,却也成为我后来焦虑的一个因素。
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得了分离焦虑
点点入园的第一天,把点点送到教室,我转身赶紧离开,听到孩子哇哇哭,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了。后面的几天,稍微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坐立不安,不知道孩子怎么样了,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还哭不哭,但又不好意思总问老师,担心会让老师觉得自己对老师不信任。
孩子上了幼儿园,对我来说,仿佛把孩子送进了一个黑洞,看不见摸不着。这种状态达到高峰是在三八节,公司提前放半天假,我有时间去接了一次孩子。听到别的家长聊天,聊孩子,聊老师,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孩子入园以来,我还没有结识一个家长,也没有和老师保持沟通,我把这种焦虑都转嫁到了对学校的不满意上。我认为学校不够人性化,每天发的孩子们的照片少之甚少;我认为老师不够有同理心,不主动和家长沟通;同时,我也用愧疚来惩罚自己,我后悔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太过仓促,没有经过严格考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唯一欣慰的是,孩子状态很好,已经基本适应了。
我意识到这种负面的情绪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我问自己,你想怎么办?但事实上,我不可能现在去选择换幼儿园,再折腾孩子一次。我试着和身边一些妈妈们沟通,说我的不满意,我的担心,得到的反馈都是,挺正常的呀,孩子适应的好、状态好才是关键。我才意识到,或许是我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我得了分离焦虑。
克服分离焦虑
意识到自己得了分离焦虑,我开始试着去调整。
1. 接受孩子会长大,会进入更大的世界,会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会有自己的小生活。
2. 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究他需要依靠自己去适应和接受这个社会。
3. 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自己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幼儿园好坏。孩子的情绪和反应最能说明问题,适应的好,开心就好。
4. 做更好的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喜欢的事情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5. 专注的珍惜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换个角度,我发现幼儿园、老师、小朋友都那么美好~
下个阶段的焦虑,我定义为成长焦虑
幼儿园陆陆续续开始开一些兴趣班,看到大家踊跃的报名,我又焦虑了。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好好研究每一个兴趣班,事实上,我也不是那样细心的妈妈。我唯一知道的是,确实到了这么大年纪,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开始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让孩子参加一些系统化的训练了。
在当妈妈这件事儿上,其实我是个比较懒的妈妈,基本都是跟风或者跟着感觉走。点点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任何早教,我们在家也没有有意识的去给他做一些启蒙,基本就是疯玩。如果之前我还能保持淡定,现在确实有点坐不住了。
我问身边的妈妈们,给孩子报了什么,问关系好的朋友,你们报什么我们跟着走就好了。但我发现五花八门,而且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想要跟风都很难。于是,我陷入了新一轮的焦虑中,我把它定义为成长焦虑。
化解成长焦虑
我不喜欢自己这种状态,开始思考怎样从根本化解。我开始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1. 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2. 你的孩子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3. 你觉得需要从哪些方面重点培养和引导?
4. 哪些是原生家庭可以给予和帮助的,哪些需要借助外力?
当我能够清晰的回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没那么焦虑了,也不需要跟风了。
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知道天下的妈妈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予自己的孩子。但终究我们大部分只是普通人。在想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去帮他规划他的人生,让他按我的意愿过他的一生,更没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我只是希望他能够有能力按自己的意愿过他的一生。
如果非要说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话,我希望他:
健康,自信,有活力
真诚,善良,有所爱
自信,睿智,有主见
坚毅,勇敢,有担当
你的孩子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说到孩子的性格,其实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个相互认识的过程。孩子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但慢慢也会让我们看到他的一些“小毛病”;我们欣赏他的优点,但也会为他的一些“小问题”有些担忧。
点点是一个善良友好的小朋友,但他不太懂得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点大概随我)
点点是一个活力十足的小朋友,但他极其容易放弃和妥协,缺少点执着;(这点可能随我)
点点是一个谨慎乐观的小朋友,但他缺少些探索新鲜事物的勇气;(这点还是随我)
……
并不想给自己的孩子定性,也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慢慢去了解他,认识他。
你觉得需要从哪些方面重点培养和引导?
哪些是原生家庭可以给予和帮助的,哪些需要借助外力?
真诚、善良、有爱,这些是点点身上最宝贵的,是需要我们去小心呵护,让他不被外界影响和破坏的。
我们希望他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希望他可以更勇敢一些,自信一些,坚毅一些,希望他能有一到两个能够陪伴自己的兴趣,希望能够自己为自己做主,并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除原生家庭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外,可能需要我们借助一些外力。
想清楚了这些,其实选择就会容易很多。
运动,这是我最坚定的,我不在乎是足球还是篮球,但必须要有,并要为之坚持,等到他再稍微长大一些,会让他自己去选择喜欢的运动。
其他音乐、画画等等,我会带着他多体验,但会把选择权交给他。
坦白的讲,这些问题我只是有了一点点想法和思考,并没有想清楚。毕竟我连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没有想清楚。而且我也相信想法一定是会变化的。
但确实从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的焦虑已经基本治愈了,当我面对关于孩子教育的选择时,也不会那么迷茫了,也不会盲目跟风了。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对于自己更是一场修行。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