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导读
当你在书店、图书馆或家里,读着这页书时,你大概会相信这本书、印刷纸张还有书页上的文字都是真实无疑的,你确实正在拿着这本书读着这个句子,而不是在做梦。你也更加确信你是真实的,而不是别人在做梦,梦中是一个人在现实中读一本书,如同the Red King 红胡子国王梦见爱丽丝。这反映出你的精神状态健康良好。大多数人都不会以为他们自己大部分时间在做梦(很少有人会在真正做梦时确信自己在做梦),不会认为他们周围的物质对象并不确实存在,更不会相信他们是别人小说中的人物。然而,可不可以哪怕至少怀疑一下下或许事实并非如此,从不怀疑事实是否真正如此正是缺乏哲学想象力的表现。
这本书我们会考察一些支持这种怀疑的论争,会试着辨别他们是不是好的。第一章会指出我们如何能够区分(如果确实可以真正区分出来)醒时体验和梦境模拟的,然后考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质对象如书本、桌椅是否真实这个问题。第三章会探讨下人是不是真实的,尤其是这本书的读者你是不是真实的。最后一章考虑时间的真实性,就是你和你周围的对象显然存在于其中的时间。
Chapter 1
Dreams and simulations梦境和模拟
一天夜里,法国动物学家Yves Delage被一阵敲门声叫醒,是护理员,喊他起床是因为一个朋友发病了。Delage从床上爬起来,穿衣,快步走进更衣室,用一个湿海绵洗脸。冰冷的水的触感刺激他醒了过来:其实他还躺在床上,没穿衣服,也没有人敲门。之前整个经历都是在梦中。
几分钟之后,又一阵敲门声响起,是那个护理员:“先生,您不来吗?”“老天!原来是真的,我还以为在做梦。”“不是梦。快点,他们都在等着您呢!”Delage起床、穿衣、奔向更衣室洗脸。当脸颊接触到海绵,他醒来了,没穿衣服正躺在床上。过了一会儿,又一阵敲门声,然后再一次响起护理员的声音:“先生。。。”。
我们得知,这个场景序列重复了四次之后Delage才终于在现实世界醒过来。Delage经历了不寻常却并非罕见的false awakening假觉醒现象:他在自己以为真实的世界醒来,意识到那只是一个梦,再次醒来,发现自己仍然处在一个尚未醒来的梦中。做梦之人在最终醒来之前经历的梦境层次数目可以相当得多,而且那些假觉醒的体验经常会使人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忧惧压抑。
这种现象有两个主要后果,一是被困在永远返回重复场景中循环的恐怖,如同事件在Groundhog Day土拨鼠日不停回放和循环往复。二是我们通过怀疑假觉醒可以获得有关真正觉醒的信息。从一个梦境醒过来到另一个梦境,“one level further down”多重梦境的感受是完全真实可信的。所以我们何以知道今早起床之前那个觉醒的经历是真正醒过来了?你又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刚醒来就进入了另一场梦境?一场包含了你迄今为止所有经历体验的梦境?然后一会儿你又会醒过来,你是会回到这个清醒的现实世界还是继续在另一场梦境游弋?
考虑你现在有可能正在做梦肯定会让人难以理解无法想象。或许你还会认为这是极不可能的事情,就如在同一个棒球场击中乐透大奖的时候突然变成了掷出死球。理论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即使他们的可能性非常低,例如一只猴子随机敲击打字机写出了莎士比亚全集,或者物体由于一种名为“量子隧穿”的效应突然消失。如果你不担心这本书可能因某种神奇的量子效应突然从你手中消失,那为什么要担心你此时也许在做梦呢?
你应该担忧的理由在于,此时此刻你正在做梦的可能性【chances机率】远远大得多。咱们来做个快速计算。我们乐观假设你每晚8小时睡眠,另外16个小时你是醒着的。睡眠研究人员发现在做梦和所谓“REM快速动眼睡眠”之间存在一种强关联。REM睡眠特征就是眼球快速的运动;大脑高度活跃,电信号表明它是醒着的,但是比起慢波或非REM睡眠之时,睡梦者更难以醒过来。已知我们睡眠的20%-25%是REM睡眠,取低值并且假设你通常仅在REM睡眠时做梦,也就是说我们每晚有1.6小时在做梦。因此,每16个小时清醒意识状态就伴随1.6小时的睡梦意识状态,这意味着在任意时刻你做梦的机率是1:10。这是个相当大的概率,比较一下:一只典型乐透中大奖的机率大概是1:1400万,就是说假如你每周买一张彩票,平均250,000年你才会中一次大奖;这本书的作者明年意外死亡的几率不低于约1:2500。
【译者:作者在这本书提了不少问题探讨了很多东西,列举的例子也都信手拈来并不艰深晦涩,虽然乍看虚无缥缈云里雾里过于“哲学”,似乎有些意义不明结论也不明确,然而哲学思考的魅力就在于获得其他视域来观照世界以省己醒心。既是学者写就牛津出版的作品,自然免不了理论性的技术术语及观点阐释,如果全是陈词滥调自然意义不大;通识书介绍得简单浅显或需要储备才可准确深入解读,所以,抛弃对一些基本概念固守的机械狭隘理解,或可避免对本书阐释的观点产生粗浅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