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通译】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人了。”
【学究】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这里说到根器了,佛教中对当机者的根器说法很普遍,《楞严经》 二十五圆通,就是根据不同的根器来说及不同的修行方法成就的过程。孔子这里也做了一些论述。只是角度不同,所说的内容并不相矛盾。
学习有天生好学者,也有规划而好学者,也有为了用而学习者,也有始终不学者,大千世界无人不有,都因为自己的特点来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原文】(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通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学究】
“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综合来说,儒学提倡仁德礼仪,分解到生活的日常行为,孔子作了九个方面的论述。一个人每天能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对于自身的修养提升必定能无漏。佛教唯识学提到的六根六尘六识和这里所说到的九思是何等的相似。其实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通透,多便通透;多明白,一就归一。
【原文】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通译】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担心够不着,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学究】
人无完人,人都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其真实的一面。趋善避恶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好非议的,这本来就是人的基本生存原则。而通过避开世俗而明志达道这样的人,只是听说,并没看见。孔子通过这两种行为来说明,如何面对真实的生活,如何理解仁义道德。
与其见不到的高深还不如看得见的真实,孔子必定明白社会是人生存的根本,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原文】(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通译】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究】
齐景公是很有名的诸侯,尽管有马匹四千乘,但没有给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人们并不歌颂他。伯夷叔牙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那是一种节气,自然获得百姓的称赞。
百姓的内心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生活过得好,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善德。在生存和道义的选择上,百姓宁愿选择生存;在生存无忧时,就想着道义了。所以说没有足够的物质文明何来空乏的精神文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文明,谁都想,但物质文明依然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