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我十分佩服那些把自己的学习、思考分享给整个中国区的同学。在认真阅读每一篇To China文章的同时,自己内心一直有想写、想分享的冲动,但又担心自己思考的不够深入、写的也不是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于是迟迟未能下笔。
真正开始写博客是在17年初。谈写作,首先要回到阅读。写作是箭、阅读是弓,只有先爱上“阅读”这把弓,有了基础和积淀,弓的力量就能把“写作”之箭射得更远。16年底因为要参加QCon,为了让演讲内容更加丰富,我逼着自己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的相关阅读。
最开始的阅读体验是有些痛苦的。我常常用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勉强看完一本书,看到后面已经忘记前面讲的是什么。于是开始在阅读过程中将书中感兴趣的页面折起来,待整本书读完后再从头翻阅一遍,把这些对我有所启发、触动的内容整理在印象笔记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可以将主题类似的笔记内容整理在一起,融入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形成一篇篇有逻辑的博客。在我的简书中,我称之为读书笔记。所以我早期博客中的有些语句、段落显得颇为零散,但随着阅读速度的加快、阅读量逐步提升,受到的启发越来越多、文笔也更加通顺。写作这件事情就渐渐变得有成就感了。
然而对于公开发布自己的博客,我依然是胆怯的。第一次To China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17年5月武汉办公室完成了新的设计、装修,为了记录这段旅程,我写了一篇《敏捷团队的办公室设计》的文章(最近《团队空间:敏捷团队的办公室设计》是它的续篇)。阅读量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这让我对自己的文笔产生了一些信心,之后又陆续在洞见上发过几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凯峰和张婕给了我很多关于写作本身的专业指导意见,帮助我渐入佳境。
最近读到刘墉老师的一本书,书中讲述如何写作:我们可以从每样“物”上去思考、观察,得到其中的知识与道理。如同我在21天写作课中遇到的挑战一样,常常不知如何去写,岂知身边的东西都可以带来一些思考、引出许多文章。
举个例子:其实美工刀里只装了一个刀片,但是聪明的发明家在刀片上做了许多划痕,所以当前一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至于旧式的刀片,则是平平一大片,常常只因为最尖端不够锋利,就整个被抛弃。
将这个例子映射到“敏捷”中去:有时候因为缺少计划,虽然整体时间不少,却只利用了极少的一段,其他大部分都被浪费了。如果将总时间分解为多次迭代,在每个迭代中进行实践和总结,效率就会高得多。由此展开,这不是由小见大、从一把美工刀谈到敏捷实践的博文吗?
上个周末在武汉参加CAC(具体细节可参见方飞老师的邮件《【CAC newsletter】CAC武汉场第一次大课完美收官》),我发现高效沟通这门课程中“有效倾听策略”的部分和TWI中的“3F倾听”(Fact、Feel、Focus)有很大的关联性。3F倾听的核心之一在于:我们需要从对方的话中客观地接受事实,不要做任何主观判断。因为如果加入了主观想法或固定观念去判断对方,我们就很难再保持独立的思考。如果将3F倾听的核心融入到“有效倾听策略”的讲述中,并以此结构来成文,也会是一篇有价值的博客。
在“人、地、事、时、物”的方向上作一些关联,再加上思考和总结,似乎写博客也没那么难。——万物静观皆自得。
写于第九季博客大赛的最后一天。
本文作者万学凡,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武汉。作者保留本文一切权利,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