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习,环境,模仿,心智
问:为什么要懂这个?有什么用?
懂了学习这个基本的底层逻辑,可以反过来根据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过往的成长环境,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到底如何塑造了自己,这个环境是否好?是否有更好的环境存在(它存在但自己不知道),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概念:学习
结论:
学的意思是模仿,习的意思是练习,而不是复习。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前一直理解的是学习要经常复习,现在的理解是模仿并去实践练习。模仿作为人的基本行为,或许人自己有时也意识不到自己被环境影响了,被塑造了,还是潜移默化地。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在模仿中长大。现在的学习更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搜索和整合有用的东西,并加以实践。
书:《华杉讲透论语》
这里的学习是个广义的概念,并不是指坐在书桌前拿着书看,而指的是人的各种行为。
这本书叫《华杉讲透论语》,我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下面是摘录。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能学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一半在这第一句话里面,第一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第一句没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可当一场话说”,以为这句话好理解,轻飘飘放过了。
学习,什么是学?什么是习?
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尚书》说:“学,效也。”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学他,就是效法他,模仿他。
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就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
你注意观察孩子对大人的模仿。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模仿他哥哥弹钢琴,他也拿一本琴谱架在那里,叮叮咚咚敲两下,然后翻一页,又叮叮咚咚胡乱敲几下,再翻一页,这就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谱是干什么的,但他观察到钢琴是这样弹的。
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是照着去做。模仿定律,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从一家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就是王天下。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行为方式。
这模仿三定律的前两条,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
所以,学,就是照着做,学《论语》,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实照着做,不愿意照着做,就不要学,浪费时间,你愿意按谁说的做,你就去学谁。全部时间花上去都不够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照着做,就是习,学习的习,不是复习,是练习。
所以这“习”,不是复习,你学《论语》,反复复习,全会背诵了,又怎样?《朱子近思录》里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明道先生,是程颢,他说读书都背得,那是玩物丧志!为什么,因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为了当众表演,是学以为人,以图人知,不是学以润身,落实行动。王阳明也说了:“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便不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既然知道模仿是个基本的底层行为规律,模仿这个行为就会受到环境的天然影响,所谓“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讲模仿带来的潜移默化却又深远持久的作用。由此发散思考下,那些所谓有见识的人,大概是是因为环境优越,潜在的模仿就已经超越一般人好多条街了。听了很多年的教育质量的差距大概就是可模仿的环境的差距吧。
模仿无处不在,更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