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来了,它又称为鬼节,国外的孩子们一定是尽情的狂欢,可对于严肃的中国人来说,鬼是个可怕的听说过没见过的东西。很多人都有过怕鬼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孩子特别容易怕黑怕鬼。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了,形象力越来越丰富,又接触到电视,书籍中的鬼怪故事,或者大人用鬼怪恐吓,都或多或少会留下心理阴影,给他们小小的心灵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刺激,形成怕黑怕鬼怕独处的性格。
看看朋友巧玲是如何帮儿子抓鬼的。
巧玲的儿子五岁了,一直想锻炼他自己睡觉,可是小家伙一直嚷嚷着怕鬼不敢闭眼睛。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巧玲趁着周末和孩子玩亲自游戏的时间,说要玩抓鬼的游戏,然后拿出纸和笔,叫孩子把鬼画下来,孩子画完她一看:白面,獠牙,乌眼,血红大嘴,黄头发。她暗自想这不就是前几天看的《吸血鬼》里面的形象嘛,真没想到电影对孩子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以后看这类影片一定要避开孩子。然后她淡定自若的接着继续画下去,头上画了一个奥特曼那样的头盔,遮住了整个头部,因为小家伙最爱奥特曼了。画完小家伙一看开心的不得了,兴奋的说“原来是奥特曼变身的啊,我再也不怕他了”。
巧玲的方法很智慧,值得借鉴。那么当孩子说“怕鬼”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回避话题
怕鬼听起来可笑,但孩子出现这样的恐惧心理是正常的,家长回避话题或是转移注意力,无异于掩耳盗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次,判断恐惧来源于哪里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对“鬼”产生认知并恐惧,一定是在电视书籍或者大人、玩伴等途径获取的认知。就像巧玲一样,找出根源,原来是看了《吸血鬼》这部电影。
再次, 树立正确的认知
家长要将“鬼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没有鬼”这样的理念传输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孩子不接受也理解了不了这样的大道理。所以需要家长耐心引导,有时候,安慰与鼓励比解释“鬼”存不存在更重要。同时,要将孩子往光明的一面引导。
最后, 给孩子多点关爱
孩子幼小的心灵脆弱而敏感,有时候他说怕什么,并不是真的怕什么,而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能够和父母待在一起。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