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社会》的时候,我知道“天府之国”,听过都江堰。也是偶然想起,去看看这个城市。
凌晨五点半从重庆
出发,旅途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本来是想重庆夜景是看不够的,火车上也可以继续看看。可是不争气得很,眼睛都睁不开,两个半小时后就到达成都。
宽窄巷子
下地铁直达宽窄巷子,如果与大武汉做对比,类似于昙华林。或许是第一次来成都,有更多新鲜感。走到宽窄巷子入口,正碰上成都美食节开幕式,只是舞狮演员已经表演完毕了。当然,曾经当过校园记者,领导讲话是能免则免了,听着心累。
巷子有点拥挤,沥青路,被踩得很光滑,也很干净,两边是古朴的房子——木质门框、石砌墙
。人很多,但是看不到一点垃圾。每次合影拍照,大家也都互相谦让,尽量缩短“占用”取景点的时间。我们对彼此来说都是些陌生的人儿,也是可爱的人儿。
宽窄巷子有宽巷子和窄巷子,其实两者除了宽度略有不同,其他布局相似。巷子里最多的是贩卖精致小玩意儿的小铺,其次是卖特色小吃的小店,然后就是茶馆、卖乐器的、酒吧、火锅店、饭店、星巴克咖啡店……不得不说,成都的茶馆,很多而且别致,这是后话。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这里都不愧是一处美好的景致。这里的音乐很应景,不喧闹,安静,淡雅。要么是舒缓的纯音乐,要么是温柔温暖的民谣歌手边打着手鼓唱着歌。节奏感很强,鼓点纷纷落在心头,很容易感染人。晚上的灯光打的也很暗,没有特殊的刺眼灯光,静谧地像婴儿的摇篮。
天府广场
吃过晚饭去了天府广场,这附近有很多花,五颜六色的。我觉得格桑花最好看,美得不可方物,干净而纯粹,像明朗的少女。这里被称作“消费天堂”,无论是食物还是其他,说真的,都挺贵的。随便逛了一下商场,马路对面有一家书店,看了一个钟头左右的书,他带走了心心念念的《黄金时代》。周围是省图、博物馆,还有近几个月举行的展览——“丝绸之魂”。
春熙路
去了天府广场,再去春熙路,还是比较喜欢后者。两地被地铁站连接着,可乘地铁,可步行。春熙路类似于武汉的楚河汉街。只不过,这边的古建筑和民族的东西保存得更完好。这里还有“唐代遗迹”、地下和地上古玩城。前者主要是吃吃喝喝,后者则比较适合喜欢古玩的朋友。在这里有各类菩提、琉璃、南红、珍珠、玛瑙……这里的原石种类庞大,可惜我们看不懂,只有看看热闹。他带回来一块菩提子,地下古玩城的一位老板娘说每位客人过来看看,都是缘分。带走这菩提是与它结缘,不远千里到来成都与她相遇是缘。走的时候,老板娘说了不知多少次,以后常来成都玩儿,多来。我们对她的热情只能报之以微笑。或许,每一次去一个城市都是最后一次,而遇到的每个人也许就只有一面之缘。地上古玩城,大部分人是藏族同胞。他们皮肤红润偏黑,在自己临时摆的小摊前很随意地坐着或者随意站着攀谈。基本上我们是听不懂他们的谈话的,只是默默地观看他们的宝贝,放下,离开。
锦里
锦里是红色的,和《红高粱》里有灯笼的镜头一样美。曾经被女儿城的灯笼惊艳过,如今被锦里的大红灯笼征服了。这里相比武汉的户部巷,来得温柔一些。户部巷像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粗汉子,锦里则是小口抿酒小勺喝粥的古典美女。这里是横竖几条巷子组成,还是吃食居多。我最喜欢的是老树上求姻缘的香囊,整树整树的大红色香囊啊,承载了多少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心愿?锦里尽头是一个露天茶馆,喝茶的人特别多,总觉得茶是文人意象化的产物,别有一番滋味。与锦里并排的是武侯祠,距离青羊宫也不远,但是没有进去看。我总觉得传承和信仰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如影随形的,没必要心血来潮图新鲜。有的东西是刻在骨血里,装不来的。
杜甫草堂
从前阿智给我们教《古代文学史》的时候就说过,要去看看这些地方。我们去看了。杜甫草堂很安静,里面有很高大的古竹、嫩黄色的腊梅、深绿的兰草,还有茅草屋。草堂就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那样,一层层捆扎好的茅草搭建成房盖。去的时候,还有人在修葺草堂,心疼诗圣,过去的他应该没人帮他修葺破旧的草屋吧。草堂里是诗圣的书房、客厅、卧室、厨房。其实就是几间很古老、年代感十足的狭窄房间,陈设简陋。
值得称道的是草堂附近的老腊梅树,花开了,特别香,沁人心脾。
草堂里的亭台楼阁也十分古朴,整体呈灰色调,符合先生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这里有一块碑,上面有用青花石拼成的“草堂”二字,顺着碑的一面是一条长长的老巷子。估摸两米半高的墙,两边是红墙青瓦,墙外是高大的成排的竹子。尽头是圆形环状的出口,走过长长的古巷,仿佛穿越了千年。其他地方是古迹阅览室,进门有一处唐代遗址。一直不怎么看好刻意怀古念旧的做法,其实如今的每一天都是挺好的。看古遗址、古器物时最反感拍个不停,静静观赏即可。
草堂内的老树枯藤比较多,也有假山池塘,与古老的房舍相映成趣,十分惬意。先生想必也和苏东坡相去无几,于清贫中见高雅,深陷困顿之境依然一片丹心、先天下之忧而忧,令人肃然起敬。家国之情、淡泊名利想来是一种品质。
茶馆
最后一天是准备要么去都江堰、要么去熊猫基地的。最后考虑到距离过远,选择了再次去宽窄巷子看戏喝下午茶。(也听说青龙山不错,作为地道的大山里的孩子,果断拒绝爬山!)在名为“魔都”的小剧院里,吃着花生,消磨了一个半小时。听了古筝版《女儿情》《红豆》
、短笛版《青花瓷》;听了成都方言版的小品表演;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手影传承人变幻莫测的手影表演,一人,双手,一个投影仪,一面投影屏,就演绎出了世间万物。既然是品茶看戏,当然离不开行云流水的茶艺表演。一直在纠结茶壶上是否有暗门开关可以控制壶内的茶水,后来想想,这好比看魔术表演,管人家有托儿没有,观众只要看得开心就好,何必庸人自扰?压轴戏是变脸,大家伙儿估计都是冲着这个表演进来的。铿锵的戏曲作为背景音乐,表演者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是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一次次变脸,掌声也一浪接着一浪。除了有表演的茶馆,还有普通的茶馆,成都大街小巷都有茶馆,可高雅,可朴素,喝茶聊天俨然是成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站
成都大街小巷还有一个特色,警察多。武装的警察,给人一种踏实感。尤其是车站,街道上是整齐的岗哨,支架搭建好的半空还有警员观察四周情况。国强才能民富,国泰焉能民安。
在回去的前一个晚上,第一次梦到爷爷。他还是拄着拐杖,一双眼睛盯着我看,好像认识我,又似乎有点陌生。我在心里喃喃自语,我就知道这不是真的,爷爷没有走。
第二天在火车上,突然想起这个梦,隔着窗户望着铁轨外的万家灯火,百感交集。城市那么多,世上的人家千千万,不管是哪户人家都不会有我亲爱的爷爷。他走,我没有送。总觉着只要我没亲眼看见,所有事情就都不是真的。
火车停停走走,不知道过了多久,渐渐又从现实过渡到梦境。
旅途只是短暂的停靠,从来没有依依不舍的缠绵。或许像浮士德一样,尚未遇到脱口说出“多么美啊,请你停一停吧”的风景。即使有,我也更热爱这足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爱人,因为一切都格外真实。
我们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没有遗憾,只有满足。
ps:1.成都地铁公交特别便利,赞\(≧≦)/
2.这里的小吃很棒:可以尝尝宽窄巷子的伤心凉粉(超级辣)、拔丝糖、菠萝饭、牛肉锅盔;春熙路的火腿肠(划开印的更好吃)、里脊饼;成都干锅很地道,可以坐地铁或者公交随意下车找一家比较偏的小店吃,实惠又正宗;人民公园附近有家老院坝火锅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