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热播一档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面的选手基本上个个身怀绝技,就算是网传被黑幕的选手也有泛泛之辈遥不可及的超能力,并且我一度认为这些人一定是“祖师爷赏饭吃”!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本关于记忆方法的书,结合选手表演的项目,才确定这些人的“超能力”确实有根有据有石锤。
回到我自己的问题上,陆陆续续看了一些书,但是现在问我,一个月前或者更久前都看过的书有什么具体的收获?书中的道理到底是不是真理?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拿到一本书,就开始埋头用力去读,遇到觉得有道理的地方,画上几笔表示“已阅”!一段时间后读完,然后束之高阁,可能就此别过后会无期了。那么阅读究竟读什么?要怎样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真的是认得所有字,就可以获得我想要得到的吗?于是我开始寻找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直到我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想,答案应该就在这里。
这是1940年出版的一本书,1972年经过了一次改版,谁曾想80年后的今天,在当当网社会科学榜销售仍然排行第一。这是一本方法类实用型的书,像学习烹饪,驾驶一样,学完之后每一次的应用才是她的精髓。
我把全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的四个层次,第二部分是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讲第一部分,可以说是通用法则,适合所有的读物。简单概括下就是,拿到一本书或者一份材料,要清楚先读什么,再读什么,哪些地方该快速读完,哪些地方要细细分析;读完要清楚作者的主题和自己得到的观点,那些和别的书籍相互印证或背道而驰的理论,应该如何看待?
作者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最迟也要在九年级结束前就要做到。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阅读前的准备阶段,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专注力,一些理解力,一定的词汇量,具备这些就可以自己阅读了。但是这一阶段最好有老师的指导,来帮助理解。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准备阶段(比如保证每个字都认识),过分注重初步阅读的方法,只会对阅读越来越排斥。只要有阅读的意识,知道有些问题不明白,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或者通过阅读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包括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阅读,这才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想到的是这本书值不值得我花时间读?或者想要发掘书里所有的东西却时间有限,该从哪下手?那就先按下面的步骤略读吧。
1, 先看书名作者,有序就先看序
2, 研究下目录页——对整本书有个基本轮廓
3, 看看索引——大概知道整本书有哪些主题
4, 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这本书
5, 挑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整本书的侧重点
6, 看看最后几页和后记——说不定是作者的总结或者是一些观点的补充
这几条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做到,做完这些对这本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框架了,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本书你需不需要再花时间继续读下去。如果确定要读,就开始进行一次粗浅的阅读,其实就是一次快速的浏览,不懂的地方也不用停顿,就算特别难懂的书也要这样。读完后可以回答下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写下自己的想法。
1,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 作者是借助怎样的整体架构来陈述他的观点?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这个层次决定了你是一个普通读者还是一个会学习能把知识内化的高手,刚开始操作会觉得比较复杂,但这也算是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有所收获必须把总结做好。我尽量用公式的形式表现出来,阅读后直接来回答问题可能更方便。这个层次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
1, 给书分个类(大概的种类有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歌,历史,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
2, 用自己的话叙述整本书
3, 按照逻辑关系列举出重要篇章,并列出大纲(作者的大纲)
4, 找出作者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1,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2, 抓住作者的写作主旨
3, 确定作者论述的关键点,重新架构这本书
4, 确定哪些问题是作者已经解决的,哪些是没有解决的
第三阶段,评价一本书
1, 没有理解之前,不要轻易批评
2, 客观评价,要区别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的观点
3,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错误或者不合逻辑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真正升华的时候到了。对于想深入研究的某个议题,一定要有全方位360°无死角的验证。记得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里,大量引用了陈寿,吕思勉,裴松之等史学家的观点,通过对比分析,最终肯定了一些,推翻了一些,再加进去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推断,就是典型的主题阅读。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呢?这里给出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主题的书目,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等,按照检视阅读浏览这些书,确定哪些和主题相关,就这个主题建立清晰的概念。
第二阶段,阅读这些书籍,用检视阅读找到最相关的部分做分析阅读。根据主题创造出关键词和要研究的主旨,界定主要和次要的议题,提出一些问题,并罗列出各个作者的回答。对比分析这些回答,先分析比较有共性的议题,再分析比较没有共性的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都会有非常准确的答案,不过并没有什么关系。
历经这四个层次后,会发现这本书和你一起成长了。那些曾经因为阅读而困扰你的东西,不再是困扰了。遇到一本好书,把她彻底读懂读通透,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在这其中看到一些原本不了解的东西,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舒畅,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