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说过,幼儿的画,是用来“听”的,不用来看的。成人只看不听则难以理解,甚至会对幼儿的画产生误解!幼儿是“画其所知”,而非“画其所见”,更非“画其所是”。
还有,幼儿的绘画,是从涂鸦,到写意到写实主义的方向发展的。绘画中从关注具象(画的什么)到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即从不管什么都可以随意画在同一个画面上,到会注意物体之间关系的合理性。比如晚上是不会有太阳的。鱼是不能画在天空上的。汽车是在路上跑的。而这是以“地平线”的出现为标志的。把纸分为水里、陆地和空中三个部分!而这样的水平大概要到4岁左右才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如果没有教育的引导,甚至发展更晚。
那面对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我们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呢?这里来谈谈幼儿园的范画教学。
首先,什么是范画教学。通常所理解就是指幼儿园老师在进行绘画教育的时候,借助已经画好的成品,通常是老师自己画的,极少数会采用名家画作(因为难度很大),来辅助进行绘画教育的教学方式。通常范画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幼儿模仿的画作!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有误的,也误导了范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下面将进一步谈到它的问题所在。
其次,我想来谈谈范画教学的利弊,以及怎样利用好范画进行幼儿绘画教育的问题。
(一)幼儿园的绘画教育要尽量少用范画,甚至不用范画。因为,基于幼儿好模仿的天性,范画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必然会禁锢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表现能力。让孩子的画作可能千篇一律。
再者,受到家长对孩子绘画的错误评判标准,即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作品优劣好坏,必然误导教师仅仅把范画当成孩子模仿的对象,迎合家长需求,范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孩子画得更像,更符合家长和老师的预期(不排除部分老师也是以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绘画优劣的)。
第三,对于低幼儿童尤其反对使用范画。我们讲过,学前儿童是“画其所知”,而非“画其所见”,更非“画其所是”。所以,范画对他们来说,不但起不来实际作用,反而限制孩子的自由表达,误导了教师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实际上,对于低幼儿童,绘画教育中,更多的是欣赏和感知,让孩子感受色彩和线条,通过“画”、“涂”来感受色彩,感受画画和涂的动作所带来的愉悦感,而不是为了构型(画作)。
以上为幼儿园绘画教育中,使用范画的弊端,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发挥好范画的优势。范画是有作用的。要发挥范画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到范画的意义。范画不是拿来给幼儿模仿的。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后,其他的就好办了!接着,要知道,儿童的绘画发展水平确实是从涂鸦(感受手的绘画动作,感受线条和色彩带来的愉悦感,有点儿为画而画的意思)向“写意”(画所知),再向写实主义这样的方向发展的。所以到了中大班(5-6岁左右),范画可以适度使用。而且主要使用于这两个方面:
第一,欣赏活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感受艺术的美感。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可见范画不是随便什么画都可以充当的,更不是老师画一幅简笔画就可以充当范画的。必须是优秀的作品!这里的范画不是模仿的对象。
第二,学习在绘画中,处理物体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构图、布局、光影对比等等!这是儿童的绘画朝写实的方向发展以后的事情。涉及到一点关于绘画的基本技法练习——幼儿园的绘画教育中,这是比较少的!比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帮助孩子建立“地平线”概念。这里的范画也不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而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幼儿园的绘画教育中,多进行主题添画和主题自由绘画这两种方式的教学活动。统称主题绘画。提倡主题绘画就是充分尊重儿童自由的天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这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符合艺术教育初衷的和本质的——培养能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人。主题添画,也可以说是半主题自由绘画,是主题自由绘画的过渡!比如,主题画《我的周末》。主题添画就是,在已有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添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已有物比如没有上色的房子,只有轮廓的树,没有行人和车的道路。让孩子根据主题,结合生活添画颜色、画面细节、行人、家人、车、天空景象等等(不一而足,不能限定)。这一般在幼儿园中班,即5岁左右使用比较多。而主题自由绘画就是只给一个主题,完全由幼儿自由表现。比如主题《我家》等等。这需要孩子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绘画技能。所以一般在大班,即6岁左右可以较多地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使用!
综上所述,学前阶段的绘画教育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范画。小班以前,多以感受色彩和线条及涂鸦为主,让幼儿感受“画”和“涂”所带来的动作和视觉的愉悦感。中班阶段,可以主题添画,适当引入范画(优秀作品),让幼儿感受美,学习怎样表现美,学习表现物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大班提倡主题自由绘画,鼓励幼儿表现生活,自由创作。可见,在整个学前阶段,范画都不是必须的。即使有,也绝不是我们理解的仅供幼儿模仿,使之画得“更像”的那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