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期望的动机越强,就越有可能成为期望的样子。
这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关于这个效应,还有一个美妙的希腊神话。
传说,皮格马利翁用一大块象牙雕刻了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雕像栩栩如生,他不久便爱上了这雕像。
但他想到自己居然会爱上一尊雕像,就心怀羞耻和窘迫心情去向爱神阿佛洛狄忒祈祷,他希望能遇见他心爱雕像的活化身。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中,在雕像面前轻轻一吻。神奇的事情居然发生了,雕像身体是温暖的。当他再次吻她时,这座雕像开始活了过来。
这是关于期望的自我实现,换句话说,伟大的期望会有伟大的成就。
这个效应也运用到了一个实验当中,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听过。
实验人员去到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学生的名单。
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是现在还看不出。
其实,这些学生只是从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有天赋,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因此这也叫“教师期待效应”,不知道大家在以前的学习中是否也有这种效应呢?
当妈妈说我们很聪明、学习很好的时候,我们无意中会更加努力,然后通过考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聪明。
反之,妈妈总是抱怨孩子蠢笨,毫无辨识能力的孩子,一定会通过各种行为来证明妈妈的话。最终自己都相信,自己真的是又蠢又笨的了。
但现在很多人会发现,来自别人的期望,莫名其妙地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又或者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是依赖于社会或者自己尊敬、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期望来刻画自己的内心需求。
每个人都需要活成自己内心期望的模样。
选择纠结症或是没有主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她对自己是没有认知的,对自己内心的模样是不自信的。
因为她怕选择,她怕周围人对她选择的结果不满意,而对她失望。她真的是没有主见吗?那可不一定,群居动物想要顺从社会规则,就努力麻醉包装自己。
因此,你内心期望的模样是什么呢?这样的期望是基于外界坏境对你期望,还是内心真正期望的那样。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去“抄袭”而来。
但是任何期待,只想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现实未知多变,为了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期待的模样,就需要我们立足当下,早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