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电梯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方寸之地,看衣着品味、看个性情绪,还能看教养百态。
记得有一回下班回家,我穿着橘色带钻的绢丝高跟,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和妈妈走进电梯,孩子看了我一眼,又看了鞋一眼,“哇,妈妈,太好看了吧!”那喜悦兴奋,那闪亮的双眼,一下子把一天的疲倦清除。这双鞋穿了很多回,第一次这么被夸赞,都尴尬了我,哈哈哈。
我和善地笑笑,妈妈连忙跟女孩儿说:嗯,是很好看,不过你要跟阿姨问好,然后再跟阿姨说,鞋很漂亮。”
那一刻,我为她们欣喜。一个懂得理解和回应的妈妈,才有孩子的天性绽放;一个懂得纠正之前先连接的妈妈,才会有情绪稳定且合作的孩子。
然,生活中更多的是教养的偏差和误区。这不,最近连着两次“电梯对话”叫人心生忧虑。
前些日子,早上上班,刚好和幼儿园屁孩儿出门的时间一致。电梯里,一个中大班的男孩儿,两个爷爷辈在对话。
“他哥哥很会读书,这个小的上幼儿园?”
“是啊,这个小的不行,跟哥哥差得远。”
“小孩子,都好的”
“不行,这个一点都不行,跟他哥哥没法比。”
.......
听得我实在揪心,我用余光看了看孩子,男孩儿若无其事地刮着电梯表面,看上去面无表情,眼光和我碰上的一瞬间,就躲闪了。这哪里是一个四五岁孩子的状态啊!没有难过、没有愤怒、没有情绪,只是漠然。唯一的可能是,这样的话,听多了,孩子的心底已经是这样的信念——我不行,我比哥哥差多了。
是老人不爱孩子吗?不是的,他们压根儿没想过,脱口而出的话,对孩子可能是一辈子的影响。
也是前两天,下班回家,进电梯关门的瞬间,一阵哭声,老人推着童车进来。孩子的T恤湿了,不停地拽,大声哭着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老人安慰说,衣服湿了,要回家换掉。
电梯里刚好放着“认准一头牛”的视频广告,爷爷指着说:“你看,这是什么,牛,奶牛是吧。”
哭声马上停止了,我当下想着,爷爷真有方法,这转移注意力用得妥妥的。正欣喜着,就听耳边爷爷说:“不能哭啦,你看,牛在笑你了,笑谁在哭啊。你看,是不是在笑你了,笑你了......”
电梯到了,又一阵无奈在心头。
“不行”、“很差”、“比**差”、“笑话你”......
就这些脱口而出的话,一点点蚕食孩子的自尊,让原本就还在建构的自尊地基千苍百孔。别看他们只有两三岁、五六岁,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就在这些当下打上了底稿,上了底色。
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行的!我是糟糕的!我是坏的!我是不被爱的!我是不被看好的!我是被嫌弃的!我是成不了事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这些信念,从出生开始到8岁,一点点建立,然后,指导孩子的一生。孩子们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这些信念,最终,把自己过成了“他想要”的样子。可是,这一定不是爷爷想要的孙子啊。
写到这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词——“祸从口出”。让孩子们避开这样的“祸”,并不复杂,这不是“天灾”,全是“人祸”。
只要我们多一点思考和用心,只要父母多一点学习,和家人多一些沟通,给孩子多一份支持,孩子们就可以更灿烂、更自信、更有创造力,我们所想要的人际、社交、学业、合作,都不是困难的事儿。反之,则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一座座山、一道道坎。因为,他们生命力的根基是松动的,经不起雪雨风霜。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会棒,看看这里的内容,儿童时间管理之如何彻底激活孩子内动力,你一定会很有启发。倘若你愿意去实践,若干年后,你一定会感谢你曾经读到过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