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礼物》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中篇小说。薄薄的一本,很快就能读完。讲了一个有点悲伤,又有点温暖的故事,符合巴克曼作为暖心小说之王的名号。
《时间的礼物》,时间能给我们什么样的礼物呢。看着书名,就有许多疑问和遐想。珍惜时间,努力付出,所以有所回报吗?但翻开书,在介绍中写道:作者想借此聊聊我们为自己或他人做出的选择,以及付出的时间。
对哦,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总量就这么多,如果说现在流行的时间管理是一种管理的话,不如说是一种选择。时间就这么多,事情有那么多,选择在一个时间点做一件事情,就意味着,我们也同时放弃了另外一件事情。比如,选择了加班工作,在这个时间段就不能陪伴家人;选择了刷剧打游戏,在这个时间段就没法看书学习;选择了谈情说爱、谈天说地,在这个时间段可能就没法和客户谈生意。
有时候,我们做好了时间管理,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学习、生活。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确不能两头兼顾,不得不放弃一头。选择把时间给A,就会收获投入A的时间带来的成果,但也可能会失去放弃把时间投入B而有所遗憾。
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功成名就,钱多得花不完,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而放弃了与妻儿共处的时间,也导致了离婚。妻子骂“我”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连“我”自己都说,“真是一个王八蛋。没错你说得对,不过,绝大多数成功人士可不是后来才变成王八蛋的,我们在在成功之前就是王八蛋了,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他赚不来的钱,没有他做不成的生意,但是在家庭面前,他却败下阵来。没有花时间在上面,自然无法得到家庭的回馈。因为,家人觉得“我”“把人生中的每分每秒都贡献给了工作”。
可是,在“我”看来,把时间花在工作上,比其他父母把时间花在“烧烤派对、泡吧、打高尔夫球、度假、看电视”上要有价值得多。直到,“我”因为癌症住进了医院,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回忆起和小女孩差不过大时,自己和儿子的点点滴滴,“我”有了转变,“我”想帮这个小女孩,希望挽救她的生命。
在这时,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一直在医院游荡,那是一个在“我”身边的家人一个一个离开时都会出现的人,“我”叫她“死神”。她将带走那个小女孩。“我”想做点什么,哪怕一命换一命,但是残酷的是,在这个故事里,只能一生换一生。如果,“我”想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就要用一生去换,用抹去“我”存在过的一切痕迹去换。
一个人,那么努力地经营他的人生,把一切时间都贡献在了工作上,去创造财富,创造价值,但是让他讲死去,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死亡,而是连同整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一切痕迹一起消失,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地消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有存在感,都希望被看见,被重视,都希望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就算平凡到只有家人记得自己,那也是幸福的存在感。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电影《寻梦环游记》,当一个人被家人忘记时,他的灵魂也将不复存在。比起生理上的消亡,精神上的消亡是不是更加可悲?
我们的存在,是不是也是我们的选择带来的?当我们选择把时间花在哪里,我们在这里的印记就多一分,这里就多留下我们一点痕迹,在时间的长河里,能回馈给我们的礼物也就越多。“我”的前妻曾说:“一旦失去了孩子对你的关注,你就永远不会重新获得它。他们不再会像过去那样仅仅处于礼帽而听讲话,那个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选择一些,意味着放弃另一些。而着放弃,很可能是永远。逝去的时间无法追回,能抓住的只有眼下。
有时候,回到家,不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总想着抽空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孩子来闹,就觉得很烦躁,想想这样人在心不在的低质量陪伴真的不应该。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并没有错,哪怕只是抱着什么话都不说,一起看看动画片,也比坐在他们身边用手机强。其实,有时候孩子自己会玩耍,不用我们时刻陪着候着,但是当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第一时间放下手上的事情,全身心地去陪伴他们,而不是觉得他们打扰到了我,带着不耐烦的负面情绪。最近,我调整了态度,在他们让我陪着一起,或者求抱抱的时候,就尽量放下手上的事情,去回应他们。我的事情被打断了,可以再接上,但是他们的爱的能量被破坏了,可能一生都无法修复。
巴克曼说,“有时候,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时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选择,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不妨先试着理解和原谅过去的那个自己,原谅我们没有成为自己曾经向往成为的那个人。
我们都在成为理想的自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速度快到身边的一切都失焦变形,为的就是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为的是所谓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跑得久了,好像就会慢慢忘记当初为什么上路,就会变成为了狂奔而狂奔,而忽略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放慢一点脚步的一瞬间。
时间能带来什么样的礼物?选择权在于我自己。
无戒学堂日更第3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