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作者: 邝丽君
最近的「鳗鱼妈妈」影片,引起很多人关注。故事是某个早晨妈妈从房间出来,发现女儿经过地上被猫咪打翻的饲料桶数次,却完全无动于衷,因此妈妈严肃的告诉孩子「家人」和「客人」有什么不同。过了一阵子,小孩则在另一次事件的反省内容中,清楚表达「家人的定义」。妈妈和女儿的对话如下:
妈妈:「你需要最后一次机会吗?」
女儿:「需要,最后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做到,我知道其他事情,我也需要改变。你其他今天没有骂到我的行为,知道我也要改变。」
妈妈:「哪一些事情要改变?」
女儿:「就是收玩具那些事情要改变,不是收完以后丢在那里,然后就不管它,然后就是你来收。这样根本就不是『家人』应该做的事。『家人』是什么事情,大家都应该互相帮忙,然后自己的事情也会自己做好。『家人』不是只有一个人常在那里休息,(准备)吃饭的时候,那个人就没有事在做。然后就是坐在那里!」
妈妈:「所以,你要当『家人』,还是『客人』? 」
女儿:「家人。」
妈妈:「我们家不需要住在我们家的客人,是吗?」
女儿:「嗯!」
妈妈:「那客人是什么?」
女儿:「客人就是,他吃完东西,在家里玩玩,他就会走了。」
妈妈:「你(之前)做的是家人,还是客人的事情?」
女儿:「客人。」
最后影片上出现字句,「爸妈愿意,孩子会听懂道理的。」
▋「4D」的「暴力语言」
这是一篇妈妈教育女儿的对话经过。妈妈希望用「家人」和「客人」的区别,让孩子要懂得收玩具和帮忙做家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孩子不收玩具和不帮忙做家事,他就是客人,不应该住在这家里。而且妈妈还问「你需要最后一次机会吗?」是否在暗示孩子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要被处罚?
父母若用奖励、妥协、威胁、惩罚等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是出于恐惧、害怕、内疚及怕被惩罚而照家长的意思去做,这样家长就是在使用暴力的语言对待孩子。你是不是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也曾经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呢?一般父母常使用的暴力语言,可以归类成下列「4D」:
1. Diagnosis诊断
我们常常用道德判断、评价、贴标签、比较、批评、分析等模式对待他人。孩子听到这类语言,容易产生反抗或自卑的心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像外面的野孩子一样!」
「你为什么不能像隔壁的小明可以考前三名,你真笨。」
2. Denial否认
否认自己的责任,外在归因。我们习惯于归咎于别人,走路跌倒怪路不平,怪路太暗,怪环境、怪家境……而没有看到自己有「可以选择」的自由。例如:
「你运气不好,生在这样的家庭。」
「为了照顾你们这些孩子,我不得不牺牲我原本高薪的工作。」
3. Demand命令
指示、要求、命令、威胁、恐吓,让对方只好听命。我们经常发号施令而不自知,在家里命令配偶、孩子应如何如何,有的人则是突显自己的可怜、受害,让对方内疚,非照自己的意思做不可。例如:
「自己说过话的话要记得,不要让我一直重复。」
「马上回你自己房间去做功课。」
「我为这个家庭牺牲了这么多,你应该要好好念书。」
4. Deserve应得
强调责任,没做到就应该被处罚。虽然对错赏罚是人类行为动机与改变的准则,但并非唯一准则。太强调「责任」、「应该」与「对错」,容易形成对立冲突,因为每个人对「应该」的认知未必一致。例如:
「不收好玩具,你就是客人。」
「你要是不好好吃饭,等会就不让你看卡通影片。」
以上这四种沟通的方式,使做孩子的难以体会到父母心中的爱。这些暴力沟通的模式,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退缩、自卑、孤僻、焦虑等个性。
▋怎么使用「非暴力沟通」?
那么怎样的沟通方式,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呢?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沟通方式,叫做「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博士所发现的一种沟通方式,目的是与他人及自己建立一种联系,并能由衷的给予对方回应。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反射式的去回应对方,而是去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包含了四个要素,在表达和倾听时,都使用这四个要素来进行沟通:
1. 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
观察是我们的感官直接体会到的,如看到、听到、触到等。观察就像是摄影机拍摄到发生的事情,不掺杂任何的评判,而不像评论别人时,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裁判的位置。
例如在描述事实时,「你总是不专心听讲」是一种评论,「你在上午的数学课睡觉了」则是观察。用观察取代评论,对方就不会产生反感或抵抗。用观察表述孩子的行为,是沟通的第一步。
所以上述的例子,改用观察的方式,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看到你的玩具放在客厅,没有收到篮子里。」
2. 感受:体会内心的感受
我们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总是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被导向多去注意外在某些权威认为我们是什么,习惯于思考「人们期待我怎么做?」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是可以促进亲密关系的。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我觉得被误解了」、「我觉得被利用了」、「我觉得被批评了」、「我觉得被忽视了」,这些都不是在表达自身的感受,而是在分析别人是怎样对待我们。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就容易产生自责(对自己语言暴力)或责备他人(对他人语言暴力),进而产生冲突。比如说我们的感受可能是「晚上九点了,你还没开始写作业,我感到很焦虑」,但却说出「我觉得你不认真」的想法,这样的「生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指责。
所以上述的例子,改用观察和感受的方式,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看到你玩过的玩具,放在客厅,妈妈感到很不舒服。」
3. 需要: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需要是维持我们身体上、情绪上、精神上及人际关系上存在的要素。人类的共通需要,不因文化、风俗、语言和信仰上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我们都需要水、空气、食物和庇护所;也都需要支持、爱、赞赏、了解、诚实、自主、友谊、学习和娱乐。当我们能辨认并表达需要,就有机会找到方法满足它们。
比如说太太有「被关心」的需要,这时她可以向先生请求下班后和她一起吃晚餐。若孩子回家太晚,父母可能会严厉的责备孩子「你跑去哪里了,放学后应该马上回家!」这时孩子通常会抗辩或冷漠,和父母的关系是疏离的。其实父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在等待时内心很焦急。这时不妨诚实的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例如:「你晚上九点才回家,我感到很担心,因为我很重视你的安全。」
所以上述的例子,改用观察、感受和需要的方式,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看到你玩过的玩具,放在客厅,妈妈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妈妈很重视负责任的态度,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好。」
4. 请求:让生活更加美好
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请求而非要求,因为我们希望对方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关心,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惭愧、责任等。
请求与命令如何区分?如果今天对方觉得他们拒绝会受到责备,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而引发服从或反抗两种心态。只要人们认为自己是被强迫的,就不会乐于满足别人的需要。正确的方法是提出正面的、明确的请求,而请求越具体,就越容易实现。
所以上述的例子,改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看到你玩过的玩具,放在客厅,妈妈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妈妈很重视负责任,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好。你现在愿不愿意去客厅将玩具放回篮子里面呢?」
非暴力沟通不是想改变别人,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它是帮助我们能诚实的表达和关切的倾听他人,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自愿和关爱。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兼顾双方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自然便可以连结。当我们专注于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是分析和评判,会有助于培养彼此的尊重、关注和理解,进而引发双方由衷给予的愿望。若想要改善亲子关系,建议您从使用「非暴力沟通」开始。
(作者为清华大学管理硕士、高阶管理人,获得美国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培训师候选人认证,并在台湾及大陆两地开设非暴力沟通工作坊。)
本文刊载于台湾天下杂志 独立评论https://www.facebook.com/cwgroup/posts/10154279325066930?pnref=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