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首诗词作品,能有一个千古名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多少文人仅凭一个名句就名垂文史。但看看李煜这首词,共4句无一句不是千古名句,岂是一般文人能做到的?
在千年文坛,李煜在“不务正业”的问题上真正达到了极致。说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当国王时的所作所为,而是他的30多首诗。
目前只有30多首歌,不知道会不会有小伙伴觉得有点意外:就这么一点点吗?对!他只有这30件作品可以确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坛上的作品加起来只有几千字,跟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这几千字,将李煜捧上了词中之帝的宝座。
有人说,从这个角度看,他比苏轼、辛弃疾强。不管这句话对与否,笔者总觉得有些词,如苏轼、辛弃疾、柳永这些人是肯定写不出来的,是因为他们听不懂李煜内心的哀伤而写不出来的。你不相信吗?看看李煜的歌《相见欢》。
全词起得很漂亮,“无言独上西楼”中“无言”暗写词人的愁情,“独上”暗写的是孤独,这4个字既是叙事又每个字都寄情,无一字可改。接下来写景,从天上的月亮写到人间的深院,很有层次。 月亮是不圆满的如钩月,深院是清秋下萧条的院子,梧桐是寂寞的树儿,这满眼秋景没写一个“愁”字,个中愁苦却浓得化不开。
第二部分,由景再及情,是教科书式“愁”的诠释,这充分证明了李煜能够收放自如的使用诗词的。先是放,“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完美的点明了他的愁苦,心情如丝绸一样糟乱,生动地描绘出自己的内心。这个比喻不生硬,读上去浅显易懂,美得如此自然。
落笔更是好到极致,虽然是丑到极致了。但是却偏偏不点破,只是用“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来形容它。这种写作方式太棒了。就是我们常说的“看看破不说破”。在写词时,欲说还休也是一种佳境。对于这九个字,普通词人写不出来,也就是他能写出来。
所谓“别是一般”是因为李煜的愁苦本就与其他文人不一样。千年文坛,有因相思而愁的李清照,她的愁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很直接;有因不得志而愁的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仙的愁可借酒消。除此之外,还有为朝事发愁的陆游、辛弃疾,因家国而发愁的杜甫。但这些愁与李煜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都不一样。因为李煜的这般愁苦,有思念爱人的相思,有失了江山的遗憾,有对未来的担忧,它不是单一的愁,而是一般文人体会不到的苦。
这阕词是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宋、元、明、清等多位名家都对它推崇备至。读多了李煜的词,会发现一个很大的特点:他能用最简单的字,写出一字不可改的作品。这首《相见欢》通篇没用任何典故,甚至一个难理解的字都没用,读一次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却照样能成为后世模仿不了的经典,这就是词中之帝的笔力。
很多人说李煜是个被王位耽搁的诗人,我不同意。如果没有从皇帝到阶下囚的人生经历,李煜可能会一直在写之前的花间词,这显然是文坛的巨大损失。一代帝王“不务正业”,成就30多部名著,文坛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