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范围广阔,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举凡科学、哲学、历史、游记、新闻纪实、人物专访、宠物饲养、园艺栽培、个人回忆录,都算。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只有一个共同交集——基于事实。
这么说,难道纯文学写作就脱离事实吗?文学企图捕捉的,不正是层层外衣下最真实的人情与人性?而非虚构写作中就完全没有虚构成分吗?要在两者之间严格划下一刀非但不可能,也无必要。
分类的目的在于辅助我们认知事物,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是具体知识或事件,写者对于该知识与事件需具备坚实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文学技巧展开叙述、琢磨文字、安排结构,并且创造风格,以求内容主体能清楚而深刻地被更多人所理解。其文学性介于实用写作 (商业书信、学术论文) 与纯文学创作之间。
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非虚构文体自有其传承的源流。
西方文学中有一脉讲求知性的文类称为Essay (类似随笔,中文无准确译词),可视为十六世纪知识大爆炸时期的一种社会对应形式,人们对知识充满热情与好奇,就连处理个人情感也以求知的态度探索其来由,字里行间散发出人文精神的光泽,理性而优雅,其中以《蒙田随笔》为代表之作。
这种以知识探索与分享为主体的文章,发展到今天已成为西方文坛最重要的领地,例如:《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自私的基因》等重量级著作,对社会与当代人的认知影响甚巨。
非虚构的另一座山头——报导文学,崛起于60年代的新闻媒体,当时美国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传统文学作家来不及捕捉这种变动,而记者也苦于简略的报导形式无从发挥,因而带动了就真实事件或议题进行深入写作的潮流。代表作有《寂静的春天》、《冷血》、《夜幕下的大军》。
近几年华语世界对非虚构文类投注大量热情,看似追在西方潮流之后,其实中文非虚构写作由来已久,先不论史传文学的悠久传统,时评写作至少可以追朔到上个世纪初,鲁迅等人以短小犀利的杂文针贬社会时事,并写下《小品文的危机》专文讨论此类写作之重要性。战争中的30年代,报告文学在抗日期间也曾经风行一时,然而昙花一现之后,随即消散于接踵而来的政治动荡中,与杂文一同沦为宣传工具。
在台湾,直到70年代才有学者陆续引进美国新闻思潮,促使报纸媒体尝试新型态专栏,开设报导文学奖项,在经济转型与环保运动历程中,留下《大地反扑》、《黑色的部落》等多部重要作品。一代又一代精力充沛的作家投入,以严谨而认真的态度写下台湾社会变迁中的真实面貌。
2010年,中国《人民文学》开辟非虚构栏目,将非虚构文学正式带入主流媒体,向大众推荐优秀作品,并提供高额奖金资助写作计划。于是我们读到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李娟的《冬牧场》、阿来的《瞻对》。其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何伟的纪实中国三部曲——《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亦获得巨大回响,将非虚构写作推向另一波高潮。
回顾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轨迹,可以从中标记出两项最重要的功能——回应知识传播的需求,以及解读社会现象的需求。我们生逢其时,站在又一次知识爆炸的现场,参与又一次社会剧变的过程,因应而生的挑战——正是非虚构写作企图攀登的新里程:一种更广博精深、更理性冷静、更贴近人文精神的写作。
开始写吧!
探究非虚构写作方法,“创意非虚构” (Creative Nonfiction) 是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美国作家李・葛金 (Lee Gutkind)为此下了贴切的定义:“好好说出真实故事” (true stories well told)。点明两个重点,一为叙事对象的真实性,绝不捏造或夸大事实;其二强调文学技巧,让内容得以被好好呈现,清晰而不冗赘,真挚却不滥情。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材料的“取得”和“处理”至关重要。材料取得途径主要有“人物访谈” 、 “现场考察” 、 “资料调研”等三种。
访谈前要先做足功课,临场才能好好发挥,引导被访者说出最生动的叙述。如果提出的问题都是可以事先得到的,不仅显得没有诚意,还会令人恼火。
切入谈话主题前,不妨先花一点时间聊聊,让被访者卸下心防。如果要录音,得征求同意,录音时同步做笔记,因为后续庞大的录音资料还需要你亲手写下的重点作为导引。关上录音机之后的闲聊,经常有意外收获,被访者最后的补充或不经意几句话,往往真情流露,成为整篇访谈画龙点睛的一笔。
非虚构写作经常以“项目"(Project) 的形式展开,不论是接受委托、资助或自费,都涉及时间、金钱成本的限制。以现场考察为例,如果路途遥远,就会产生较高的交通和食宿费用,时间的安排也得仔细规划,才能在项目预算和期限之内完成取材。有些场地甚至只有一次机会,因此做好行前准备,不但有助于现场快速抓重点,避免遗漏,还可确保之后留有足够时间整理及写作。
自媒体写作者最常用的取材方法就是网路调研,搜索引擎功能强大,轻易就能翻出海量资料,但难就难在如何筛选、找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如何下精准的关键字,如何缩小搜寻范围,如何辨别资料来源的可信度,这些都已经成为现代非虚构写作者必备的能力。此外,有些需要申请或付费的资料,则要考虑时间是否来得及,费用是否在预算之内。
处理庞大的调研资料,不能生吞活剥,需要采取”检视阅读“技巧 (方法请参阅《如何阅读一本书》)初步筛选,针对选出来的内容再进行深入研读,以求正确理解,然后才能正确转述。如果写作主题属于某项专业学科,最好可以请该领域中值得信任的专家协助,既省时,又能双重确认内容合理性。
材料准备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要好好把它们写出来。
如果说虚构写作是一幅原创图画,非虚构写作就是裱画技术。
别小看裱画这门活,可不比画画容易。首先你得掌握住作品的特质,才能选出适合的边框颜色、材质、粗细、风格。你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味,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裱画的目的在于烘托原作,不能抢去风头,因此简约胜于繁复、内敛胜于张扬。笔锋要稳健、流畅、含蓄、幽默 (请注意,不是夸张搞笑)。
在此前提下写作,很容易陷入套话连篇,以不变应万变是最糟糕的表达方式。什么是套话呢?每天朝会上主任讲得让人昏昏欲睡的长篇大论,就是套话,让人腻到已经没有任何感觉的语言。有些报导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如果把套语虚话删一删,可能也就剩下两句。追求清晰、新鲜的语言,应该是所有非虚构写作者不断磨练的技艺。
非虚构写作的另一个陷阱,就是把材料大段大段照搬进来,这些材料在原来的文本中也许很棒,但是你现在是进行再创造,是写一篇新的文章,就算已经被很多人写过,可是既然已经决定再写一篇,就要有所不同。根据你所写的架构把内容组织进来,尽量蒸馏出本质的东西,发现隐藏在原石中的光芒,把它挖掘出来。
有时候需要一点技巧,才能呈现最真实的内容。以访谈为例,受访者所说的是未经修饰的口语,前后也许反覆多次,如果全部引用不仅太冗长,也可能模糊其本意,这时就需要调整实际的情况,以忠于受访者真正的意图为原则,修改引文:挑选、去除、调换位置。但是不要变换词语,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从未用过的词语以自己的口吻被印出来。如果原话真的不适合作为引语放入文章中,就舍弃那段话,而改以旁述的方式说明。
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人而言,非虚构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写你最熟悉的材料,写你一直想探索的领域,唯有从写作中获得乐趣,才能一直写下去。
延伸学习:
以下是我在写作本文过程中反覆参考,获益良多的资料来源。其中《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已经成为我常备案头书的一员。
- Creative Nonfiction (创意非虚构杂志网站)
- 《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 《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
- 《写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
-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