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一个惊人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位居世界第一。这还不算漏检未发现的人数,几乎是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你还会觉得糖尿病离你很遥远吗?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分,其中,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轻症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目前均不能完全治愈,但积极规范治疗完全可以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要警惕的是,一个确诊为糖尿病的护士阿姨曾告诉我说,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①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②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①1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类型糖尿病较少见,以2型为主,约占90%。
②男性略多于女性。
③民族间有差异,满汉较多,藏族较低。
④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⑤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较大。
⑥肥胖和超重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BMI(体重指数)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BMI≥24kg/㎡者,属于超重/肥胖,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小伙伴们,可以自测一下属于哪个范围)
(三)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①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②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③肥胖和超重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腰围长一寸,寿命少一年”这不是危言耸听哦~)。
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或曾分娩过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女性。
⑤高血压患者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9%mmol/L)和(或)高三酰甘油(≥2.22 mmol/L)者。
⑦年龄在40岁以上,且常年身体活动不足者。
⑧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
⑨BMI≥30kg/㎡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⑩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四)未病先防
我的一个营养课老师,她的父亲、叔叔、姑姑都是糖尿病,属于有家族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于是她在生活方面格外留心,堪称是教科书版。
体重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注重运动,不久坐,饮食方面尽量避免烧烤、油炸等不健康食品,注意粗细粮搭配,每年会定期检测血糖。这些年血糖一直管理在正常范围。
而她的妹妹是一名护士,同样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又经常点外卖,体重超重减不下来 ……年纪轻轻,空腹血糖已经受损。
从这个例子足以看出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内因”(遗传因素)和“外因”(环境因素、热量过剩、活动量减少、生活压力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防“糖”的路上,需要我们每个人增强健康意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番外篇)
得糖尿病和吃糖有关系吗?
很多人认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或主食太多,事实真是如此吗?
非也。
其实是高脂等高热量食物吃的太多,导致总能量摄入过多所致。
因此,盲目地减少甚至不吃主食,改吃蔬菜加肉类的饮食方式,是不均衡、不正确的。
总体来看,应适度减少高热卡、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资料参考:健康管理师教材,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