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譬如社会安全、经济危机,归根结底都是人心出了状况。人文精神的失落令这个世界变得浮华和狂躁,哲学和宗教非常衰颓,人的价值严重地贬抑。中国文化的复兴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障碍,那就是人们的信心如今已经十分薄弱,文化自信尚无从谈起。
具体地说到中国文化的内容,必然首先想到儒家。孔孟对中华民族个性的塑成有非常大的贡献,儒学在中国的实际地位绝不逊于基督在西方文明中的分量。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人受到儒家的浸染,养成了性格中仁爱、温厚的一面。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绝非仅有这单调的特点,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和”。
人类社会的动荡,价值观念的冲突,包括个人自我生命的迷失,全都是因为不和所致。中国文化擅于“和”而“同”,以开放的心胸接纳这个世界,用全息宇宙观来建构和平、和谐、和乐、和美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
如果中国文化只有一家之言,人类只存在一种价值观念,那将是人文生态的荒漠化。文化必须是多元的,同时也必须要为人而服务。如果文化不是用来成就人、化育人,则只能是件花瓶一类的摆设,可有可无。因此上,文化学术必得是以人为本,是爱人、救人、树人的。中国文化所以要复兴,正是由于她的价值同上面所述相符。
儒佛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三根砥柱,能够和合共存,相互补充与促进,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比较来说,儒家重视伦理学,强调更多的是社会秩序,儒学思想对于个人人格的培养十分的必要。有世间法就必有出世法,宗教便是为人类提供心灵关怀的重要文化形式。中国虽然自古没有深厚的宗教信仰传统,但佛教还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教原本是主张出世的,是以生命终极关怀为虑。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每当人文精神和社会状况衰退的时代,中国人都会寻求出世,使心灵不会沉沦于现实的困苦。儒家受到佛教的加持,将大乘菩萨道的勇猛无畏精神作为入世的思想指引,影响了无数士君子去践行舍身取义的理想。
最后不能不提道家。道家思想可以说是儒家的辅翼,又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大接引者。儒家讲仁义,谈道德,鼓励成仁取义,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儒家又讲忠孝,提倡礼制,有极其强烈的入世愿望。但在道家看来,真正的道德并不是一种来自外界的主观意识形态,而应当是人人本具的内在之德。而杀身成仁的行为只能牺牲自己的性命,不见得会改变现实。要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未必非得是如此的悲壮,首先须要保全身家性命,掌握处世的智慧,明形势,识时务,方称得上是圣人。人的生命在道家认为是十分可贵的,因为这个身体里承载了本命元神,它是人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社会的一切道德观念既能够鼓励人弃恶向善,但也可以变成束缚桎梏人性的枷锁。道家哲学对于偏重社会伦理的儒学,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