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近现代作家。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富裕家庭,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红十字会社于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终年31岁。
她短暂的一生,可谓幸运又可悲,幸运的是在20几岁便得到当时在文坛地位已经极高的鲁迅先生的提携。在鲁迅的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生死场》。《生死场》的发表,不仅得到当时包括矛盾、巴金、胡风等重量级大作家的赞赏,也让萧红正式跻身于文坛。此后,她又创作了比较有名的中篇小说《马伯乐》及以家乡为原型背景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造诣,但是文学却便没有成就她幸福的人生。她渴求爱,不断的、不停歇的追求被爱,并甘于将所有的幸福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最终导致其一生都是贫穷、苦难、孤独中度过。
她在临终前写下的“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更是道尽了她一生所遭遇的凄凉与悲苦。
情感经历
17岁时,父亲张庭举将她许配给做教书先生的汪恩甲,但她情系的是已经结婚的表哥陆哲舜,为了逃脱父亲的掌控,她离家出走与陆哲舜一起前往北平便同居。后来陆家断了陆哲舜经济供给,迫于压力,陆哲舜放下曾经对萧红的承若,萧红被抛弃了。
陆哲舜离开后,萧红无依无靠,重新投靠未婚夫汪恩甲,且二人住进东兴顺旅馆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同居生活。后汪家知道儿子与萧红一起,又断了对汪的经济支柱。在经济的压力下,汪也向家里妥协了,这一次,已经怀孕的萧红又被抛弃了。
萧红与萧军相遇是在1932年7月13日的黄昏,那时候的萧红挺着大肚子,她已经欠下旅馆600多块钱的费用,无力偿还下她向《国际协报》求救。她的信件中写道:“去年的5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的5月,我生活的痛苦比青杏还酸”。正是这样悲情的诗句,打动了26岁的青年作者萧军。在萧红生下孩子后,他们又在一起同居了。
与萧军在一起的那二年里,虽然穷苦但却是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俩在冬天没有被子盖的日子里相拥入眠,萧军当家庭教师发了工资带萧红去吃好吃的。但是,萧军在爱情里有个观点,“爱便爱,不爱便丢开”。也正因此,在萧军认识一个姓陈的女子后,他开始冷落萧红,稍有意见不合便拳打脚踢。最终,二人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离开萧军的萧红后面又迫不及待的投入一位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怀抱,她觉得端木是一个温和体贴值得托付的男子。可最终事实证明,萧红又选错了,端木蕻良是一个软弱没主见的男子,每一次遇到危险时都选择丢下萧红独自逃跑。1940年香港沦陷后,端木又选择了逃跑。此时的萧红,也因身体每况愈下及内心的孤独,于1942年选择永远离开了人世。
萧红的一生,不难看出是极其悲苦的,8岁时母亲去世,除了祖父,家里的人包括父亲、伯父等人都不待见她,认为她会损坏家庭名誉影响家族发展。伯父甚至主张直接将她打死。从小没感受到家庭温暖的萧红,在逃离家后奋不顾身的寻找男人,渴望从男人身上找到她要的温暖,即使明知道不爱,也要飞蛾扑火。
同时,她也是一个活得十分明白的人,她的明白在于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便奋力去靠近。明白哪些是精神需求,哪些是生存需求。
精神需求上,即使明知是错的也不肯回头,父亲将她许配给汪恩甲时,她知道自己不爱他,所以宁肯选择众叛亲离也要离开他。对待和萧军的感情,在后面明知道已经受伤了不爱了,可却还是很长一段时间不放手,她依赖他,哪怕不爱,只要在身边,内心也是满足的。
生存需求却表现的很冷漠随意,不爱一个人但可以为了生活而回到他身边,比如汪恩甲。为了内心的稳定嫁给不爱的端木蕻良。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知道自己精神和生存都走不通时,选择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萧红能明白,能给自己温暖安全感的只有自己,在经过灼辩或者准备好后再进入下一段感情,说不定她的人生有会是另外一番境地,会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也会相对幸福。
事实上,以她的才华,就算不靠任何人 ,也足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