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先高分胜出
我们是一代七零后中师生。虽然文凭很低,但我们是智商和情商极高的一批人,搁在现在,我们中的一些人会上清华北大,985,最不济的也是211,因为我们是在残酷的考试竞争中第一轮胜出的人。
初中毕业,我们就跳出了农门,告别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用再把豆大的汗珠摔在黄土地上,一摔几瓣。那时候,我们是中师生,我们骄傲。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会惹来全村父老乡亲羡慕的目光。于是,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会逼着父亲请客,演电影。那时候,在村里演电影可不得了,那是全村人的狂欢夜,大人小孩都是要早早的在荧幕下占座位的。
岁月荏苒,七零后的中师生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农村最基层的中小学成了模范和骨干。最优秀的一批人,最先高分胜出的一批人,在社会的几乎是最底层固守着清贫,默默地奉献着青春。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感叹过我们的命运,我们是折翼的雄鹰,本应鹰击长空;我们是被困的鲲鹏,本应鹏程万里,却被困守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地。
(2)三年的中师生活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年的中师生活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吗?才艺吗?技能吗?
中师生,在中国一个特殊的时代,一群特殊的群体,专家给我们设置的课程极不成熟。我们的课本大多是高中知识,但比普通高中的内容简单。最要命的是我们没有英语课,这成为同学们以后深造的最短的短板。我们中虽有考研考博的,但属于凤毛麟角。因为英语,我们要付出的努力是其他人的十倍,二十倍还多。
曾经不甘平庸,曾经自学英语,曾经背过英语词典……诸多的努力终究没有敌过基础的薄弱!遗憾伴随终生,曾经多少梦里,重回教室,重新拿起课本,重新燃起希望……梦醒了,是无边的黑暗与绝望。写到此处,胸中已汹涌,眼里已泪奔……
在才艺方面,琴棋书画,我们都有涉猎,我们样样都会,样样不精。
在技能方面,我们又学到了些什么呢?口语交际始于课本,止于课本;教育心理,从第一页翻到一百页,找来找去,还是那么空洞。如何组织课堂,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设疑提问,如何评价批评表扬等等,这一系列的专业性技能都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在工作后继续学习。
在摸索中前行,幸好我们的悟性极高,素质极强,责任心极重。一些人可以鄙视我们的知识,但却不可以鄙视我们的学习能力;可以看不起我们的文凭,却不可以小瞧我们的努力。
(3)三年的中师生活我们留下了什么?
学到的高中课本知识,一点点淡忘;学到的才艺,羞于人前展示;学到的技能,微不足道,三年的中师生活我们到底留下了什么?
那时候,我们不是高中生,我们就不必当考试的机器,我们不必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他人事,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往。
那时候,我们不是大学生,我们更小,更青涩;更真,更纯洁,更爱做梦,更浪漫;更相亲相爱,更抱团。
寝室里八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请假,全寝室的人都会觉得跟少了点啥似的。哦,明白了,经过大家的一番感叹,原来我们是少了八分之一。
临毕业的那天晚上,我们把四张上下铺并在一起,我们几乎谈了个通宵。在自己寝室里,我们甚至不害羞地说将来要成为儿女亲家。如果将来生了孩子就叫“思某某”,比如,我们的四号说,将来她生了孩子就叫“思利红”。虽是哈哈一笑,却是情义无价!
同学聚会,我们到的人很多,很齐。我们的体育委员感叹说:可见我们班的凝聚力有多强。音乐委员,是个帅小伙,曾经教我们唱《水中花》。由于近年来喝酒,他谢绝了深情一曲,却说了一段非常精彩,非常真诚的一段话。昔日的莽撞少年,成熟了,更懂得生活与感情了。
我们的班长最霸气,他提出了十年之约,说要每十年聚一次。一向不爱说话的我率先反对,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我们要五年一大聚!
明年,明年就是我们的五年之约。每一次的聚会,都是那么激动,没有寒暄,没有客气,没有扭捏和矫情,眼前的美食谁也顾不上吃,聊天是我们的主旋律。
三年了,我们到底留下了什么?情谊!
三年同窗,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