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的在这个城市里,多了好几处胜地,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去熏陶,个人喜欢去专注,结伴的喜欢去安静相伴。
这个地方,原本更多出现在个别的家庭中,满满当当的精神食粮,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再一支笔。一呆也许是一天。
这个地方,原本更多的出现在大学校园里,有空的时候去看看,一踏进去就能感到一丝庄严,仿佛个人气质都跟着提高了。
这个地方,慢慢出现在生活了,琳琅满目的精神食粮就像商品一样贴着价码。再混杂着其他的产品和食物的香味,叽叽喳喳的也能过半天。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有了这样一个地方,有了更多这样的角落。渐渐的,在大街上经过,你会发现这里也有一家书房。
浣江书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在诸暨这个城市里遍地开花,这和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政策分不开。这个政策真的很好,常常阅读的人是灵魂带香气的,有内涵的,有智慧的。
在这个社会想要成功,想要在一个领域立足,光靠小聪明已经行不通了。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愿意带着孩子常常去书房看书。
但你知道吗?在公众场合需要懂点“哑巴文化”。
比如早一点的时候看书会觉得很安静,突然有孩子进来了,不断叫妈妈。通常孩子叫妈妈是为了确保妈妈在身边,或者让妈妈陪着一起看,也许还要读。事实上,提前告诉孩子,妈妈一直都会陪着你,在书房阅读需要安静,如果你想和妈妈一起看,一起读,咱们可以把书借回家。
再比如,孩子够不到高一点的书架,寻求父母的帮助。今天看到的一幕,我挺欣赏的,妈妈平静的说:你可以用凳子。儿子说:不行,会把凳子弄脏。妈妈依旧平静的说:你把鞋子脱了。孩子说:我可以用跪的。然后发现不够高,孩子就脱了鞋子。拿书的过程很顺利,但是他的小嘴巴时不时在说话,有时候还叫妈妈。妈妈只是看看他,并没有出声。之前妈妈的语言也很简练,没有一句废话,如果不是这样的场合,我想那真是完美!
后来男孩正好看向我,我温和的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和“嘴巴拉上”的动作。孩子点点头,坐到位置上安静的看了起来。
我想,当大人自己去做到“哑巴”的时候,孩子也会慢慢明白,此刻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文化需要传承,在对应的地方体现国人的素养。
那是不是在书房里面要遵守,书房外面就不用了呢?
我刚出门,一个孩子跑过来。我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女子跑过来重重的连续的打孩子肩膀:前面路这么黑,你为什么要跑的那么快!孩子嚎啕大哭。
你知道吗?孩子开心的跑向了书房,至少意味着他对看书不排斥,可能还很喜欢。但是妈妈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这个地方真不好,看书不好。就像我们吃排骨的时候重重咬破了舌头,痛了很多天甚至还挂瓶,吃不了东西,便不愿再吃排骨一样道理。而且这样的过程通常不能善终,更多的责备飘进书房里混杂着哭声,声声入耳,让人心烦意乱。
如果孩子没事,不妨先做个哑巴,用动作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对于安全问题,可以回家路上重新探讨,如果孩子能自己想出来为什么,怎么办,他更愿意去遵守。
说到这里,好像有点跑题了。其实并没有,我想说的“哑巴文化”不单单指在书房这样的场所要安静,也指的是育儿过程中,多用耳朵少用嘴巴。简单的手势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