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天地的状态是无为。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这种动的状态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因此跟随、践行道的时候是向道。跟随、践行德的时候是向德。反之,失道,失德的时候是向无道、无德。向道,会自然的得到道;向德,会自然的得到德;向无道、无德,会自然的失去道德。诚信不足的人,自然不会得到相信。
这章内容,可以说翻译一直有误,认为这是对追求道、德的一个肯定。但是这是没有对开篇第一句话进行深入理解产生的一个说法。
希言自然。这句话上应,“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接下来引出“天地”,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希”与“久”。就是无为和持久,这个按照现在的翻译,是一直都没法解释的一个矛盾。这个久,回看第九章,“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这个天地尚不能久,说的就是天之道。而况于人乎?这就要求人做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再回过头看,希言自然,这不正对于着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希”原来说的是无为,“不能久”说的还是无为。
再往下看,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这句话和“希言自然”有什么关系呢?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桥梁,就是“不能久”。再看这章最后,信“不足”,却没有使用“失”,这是为什么?这里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是向道、德时候多,还是向失道、德时候多,这就像天平的两端,总体决定一个人的属性。向道德时候多的人,就会信足;向失道德时候多,就会“信不足”,这才是老子对人与道之间的看法。
这和天地相对应,天地尚且有飘风,骤雨的时候,但是“不能久”,其总体评价是“希言自然”。这章来来回回的在得道德和失道德之间说,其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走向得道的路上,会不停的伴随有失道的现象,但是如果失道过多,最终会出现“信不足”。因此求道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停减少失道的时候,这和上一章所言,“曲则全、枉则直”又有了前后呼应,在文内意思上,绵绵若存。
功不唐捐,就是只要做了功, 就一定有作用,是这样吗?老子说的很透彻,一方面是如果总的有效功太少,最终不会得到预定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怎样的事情才算是功,原来最有效的功,就是做减法,改掉自己坏的行为、习惯,就是进步的最快途径。再深入分析,这体现了老子的一个核心思想,“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就是修道的过程时一个回归先天、回归本真的过程,人也是一样,不管事做事还是治世,就是要通过不停的有为,达到无为的状态,正如功成弗居,没有功那来的弗居?
总的来说,这一章上接“曲则全”,至“希言自然”。希,这个体现了一种少即多的关系,只有不停的进行自我反省,去五色、去五音、去五味、去宠辱,做到营魄抱一无离,专气致柔如婴儿,涤除玄鉴无疵,至此得道。
原来人的成长,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的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