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籍信息
书名:《伊斯坦布尔一座市城的回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语:一整个世纪的战败和贫穷给伊斯坦布尔人民带来悲痛
二、作者介绍
奥尔罕・帕慕克(1952— ),土耳其作家。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三、读书笔记
1
说来很有缘分,这本书是我在物外书店等朋友时,随手翻到的。当时被它干净和好看的封面吸引,两个开心的小男孩,一瞬间让我想到童年。于是买下了。
在随手翻看作者介绍时,突然想起来:几年前曾在卓尔书店二楼淘一些小众艺术书籍的时候,买过这个作家的另一本书《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当时也是被那好看充满童趣的插画封面所吸引。
所以,我觉得明明之中与这个土耳其作者有一点点缘分。这个缘分来自于:他的书籍装帧的风格正是我所喜爱的,透露着一丝童真;还有他喜欢幻想的习惯,也是我少年时所爱做的事。
我花了4个晚上读完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部头。人物、故事都不复杂,甚至用着轻松的散文形式来回忆着,带着一点敏感文人的忧伤气息。
于是,我选择了一首阿黛尔的《million years ago》来给这个故事配乐。阿黛尔的烟嗓,特别适合渲染这带有历史的厚重感的情愫,尤其是奥尔罕的初恋章节。
2
我想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和推荐阅读的理由。
装帧精美。
奥尔罕的《伊斯坦布尔》一共出了2个版本,我买的这个版本是2008年3月的新版本,价格76元。其实还挺贵的,相对于一般的书籍来说。但是光凭它的装帧设计和张纸质感以及文字排版舒适感,非常值。另外,它也有可读性,所以,我收藏了一本。
它的封面干净又纯洁,没有一丝多余和累赘。整个封面是由奥尔罕和他的哥哥童年时一起在海边玩耍的照片和2段文字组成。虽然是黑白调的,但是这个饱和度真令人舒服。背后上方是一段导语介绍,下方是作者一段原手稿。手稿,是拉近我们和作者之间距离的一种展现方式。
厚实。
我买的奥尔罕的书差不多都有个500来页。这本也不例外。他真的很能写,他特别喜欢用复合句来描写一个场景。
尤其在《伊》中,描写这座城市的街景和变迁的章节,他用了很多动静结合的复合句子。在描写家族人物的时候,他也用了很多长句子来描写周围环境的细节,营造那个年代童年记忆最深的印记。
这座城的历史和人,跟着他的点点滴滴的情感堆积也变得厚重起来。
细腻。
每个章节里每个环节和情感描写也都很细腻。有点像看日本电影:平淡的小事,细腻的情感,内敛的光影。
虽然也有讲到历史与政治,但是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内敛和隐晦,用得最多的词是:呼愁。也就是“哀叹、忧伤”的意思。很多都是通过他人之口来描述,尤其批判的章节里,用的是其他作家评论与摘录来呈现。
由于二战后土耳其西化这个阶段,也许土耳其人民都有着本土化和西化的社会矛盾:阶级鄙视链、宗教文化鄙视链等。他却没有说出口,而只是用自己自身的挣扎和矛盾来讲了这个故事的一角。
敏感。
这种细腻也体现在奥尔罕童年时期,纯然的敏感。一种儿童式的敏感贯穿到他的少年时期。他对幻想、艺术、城市、人、文化波动的敏感。
这种少有的敏感和安静让我想到了川端康成,那是一位细腻到尘埃里都可以开出花来的人。他们的差异也来自童年。
奥尔罕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的忧伤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对抗和对初恋的难以释怀。而川端康成则是来自于认知体系最底层的童年时期。
忧伤&兴衰史。
书里有两个基调:幸福与忧伤。幸福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则是忧伤吞噬着这早熟的文人。
奥尔罕哀叹瓦解后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没落;哀叹历史遗留问题的批判和在逐渐西化文化之间的矛盾;哀叹后街里那发黑的木建筑;哀叹战后破败的古城墙;哀叹穷人对宗教的过度谄媚。战争、贫穷真的能瓦解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灵魂,即使它曾经悠久过。
所以他忧伤,忧伤他的家族跟着这个城市走向落寞;忧伤他爱而不能的甜蜜爱人;忧伤他理想与现实的斗争;忧伤这个世界会好么。
他怀恋福楼拜来伊斯坦布尔的那个年代,有着西方人想揣摩的东方的魅力,更有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文化。他的回忆里沾满了这座城、整个家族、个人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兴衰史。
3
本书的看点。
一是开头:此书仅献给我的父亲冈杜兹·帕慕克。
为什么不是献给母亲?我在想。但是在大篇幅的家庭章节描写里,我似乎嗅到一丝答案。
他的大部分青春里,参与感最强的是母亲,最爱粘的也是妈妈。父亲则在他们少年时期出轨了。但是从他与父亲的2次对话中,我知道父亲是这个家庭里,唯一懂他的人。
一次是在童年时他热爱幻想,他的父亲发现他这一癖好,用奖励零花钱的方式试图参与到他童趣的内心。这是一种孩童式的打开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珍贵的。
另外一次是少年时期,父亲和他聊到人生时,鼓励他的那段话: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赚钱是其次。父亲希望他成为自己,不顾及周围的目光。父亲的教育方式是西式的。
而在他迫切想成为画家的时候,母亲则有着东方保守派的期望,她不希望成为一个落魄的艺术家,遭朋友笑话。而是希望他面对现实,从事稳定的工作并赚钱娶心爱的人。
在挣扎中,他放弃了画画,也并未成为一个世俗意义的人。他选择了写作。他没有忘记父亲的话,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他只是想成为自己。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父亲,在一个家庭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是关于初恋的那段回忆。
特别美好,即使充满了遗憾。那种美好是:浪漫、兴奋、蠢蠢欲动、静默、浑然天成。那种遗憾:棒打鸳鸯式的操蛋。
这段恋情让我想到了莫奈和卡米耶的浪漫和忧伤故事。他画着恋人修长的身体和圣洁的肌肤与纹理,他的每一次凝视都是爱的感应。
他们深刻的探索着彼此,就像他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艺术家身上应该发生的故事一样。也是对他人生触动很大的一段恋情:他从此放弃了画画。爱杀掉了他的快感。
三是他和母亲的对话,关于选择。
他们争辩的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到底该选择自己的理想还是面对现实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两个故事:一个是《月亮与六便士》里刻薄的画家,一个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圣地亚哥。都是讲的选择的宿命。这种宿命式的选择,自己才是唯一的答案。
到底是选择理想,沉浸在个人世界,还是选择现实,和大众一起同化?他选择另一个治愈自己的路:写作。并用一生来回答了这个选择。
结尾,他用这个选择,结束了整本书。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更多书评在我公众号: 伯德小姐LadyBird